第229章 手机团队集结(2 / 2)

作品:《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陈平江点点头:“我找的手机公司的CEO过半个月就会来东江,到时候让他跟你们那边对接。”

之所以不选择代工,而是打算自建工厂,也是陈平江深思熟虑过后做出的决定。

这就代表陈平江和雷军的小米走了两条路。

后者走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将自己定义为服务提供商,自己开工厂不符合他自己的模式,而且他自己的一套模式不允许他自己开工厂。

小米手机最擅长的营销模式应该是饥饿营销。每次发布新品都像苹果手机一样搞预售,而且限定数量,第一波抢不上就得隔一段时间才能再买到。

而小米的饥饿营销不是独立的,和它的生产和采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小米找代工厂都会找一些产能过剩的工厂或者等工厂生产完其他厂商的订单无货可接的时候生产,这样就能把价格压的极低,而在这种方式产能是比较低的。

因此,小米建工厂就不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反而会拉低他的利润率。

但陈平江觉得有了自己的工厂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节奏。

最关键的是做为一个手机行业的新人,生产数量少,人家代工厂要么要个高价,要么给你往后排,产能根本无法保证。

李玉华刚才见桌上的菜不多了,又跑去厨房搞了个拍黄瓜,这时候才端上桌,一边发着牢骚:“这妍妍最近说创业创业的,我看都魔怔了,家都很少回,你看小陈来了她都不知道回来陪陪。”

说到女儿,颜立明也皱眉:“我听说你还投资了她一千万?这不是瞎胡闹吗?她一个学新闻的以为在人人网实习了几天就能创业?你也太惯着她了。”

颜立明想的很透彻。

陈平江已经这么忙了,如果找个老婆比他更忙,两口子忙的几个月都见不上一面,到时候感情如何维系?

在他看来,两人以后结婚,有陈平江养家,几辈子几十辈子都不愁吃喝,颜妍更应该把心思放在照顾家庭和小孩身上。

这并非是什么大男子主义。

而是为了家庭和谐,必须做出的选择和妥协。

一内一外才是最好的。

李玉华也上来帮腔:“一千万,我和你颜叔叔不吃不喝要挣差不多一百年,她要是亏了,我晚上睡觉都睡不着了。”

陈平江哈哈一笑:“不至于,那边也有我这边过去的几个员工,有什么问题也会跟我汇报的。她既然想创业,就让她试试嘛,她那性格你们还不知道吗?闷死了。有点事情让她集中精力也不错。”

“如果怕她忙的话,我到时候给她找个职业经理人打理着,又或者干脆直接给她的公司收购过来就行啦。”

吃完后,陈平江和颜立明两人躲在阳台上吞云吐雾外加喝茶,优哉游哉的。

颜立明感慨一声:“妍妍创业这事,我其实和她聊过,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跟上你的脚步。不过如果我们要求的话,她也一定会放弃自己的想法。”

“颜叔,我没多想,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支持她了。她毕竟现在还年轻,闯闯也不错。”

…………

半个月后,陈平江总算在东江和林斌以及周光平碰了面。

陈平江带队,带着两人参观了旗下的各个事业群。

参观结束后,林斌相当感慨:“我原本以为人人网只是社交比较厉害,没想到其他方面也这么强。”

周光平也点点头:“数据中心、人才培养还有那个人人铁军训练营都让我很震惊。”

陈平江也开诚布公:“二位都是我的前辈,之前在BJ我也和你们谈了我对手机以及生态链的构想,不过今天我还想和你们聊聊对公司本身的想法。”

“?”

“未来,手机公司应该不会谋求上市,因为我会专注研发,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不是只想着做组装产品,背靠着运营商吃肉喝汤。而类似这种大资金投入,上市后股东是不会赞同的。”

林斌点头表示同意:“我没问题,既然来到这里就不是为了钱那点钱。现在上市的弊端大家都知道,股东只注重短期利益,长期投入意愿低,其实从你打算自建工厂我就猜到了,不受资本利益舒服也不错。”

陈平江将目光转向周光平,想听听他的想法。

周光笑着道:“别看我,我都五十多岁了,干不了多少年就要退休,在退休之前能把手机做好我就满足了。如果专注做研发的确就不太适合上市,以保持技术独立,避免外部干扰。”

林斌接着问:“可不上市的话,就意味着陈总你要不间断的持续输血,直到手机公司能够自负盈亏,你做好准备了吗?”

“哈哈,我自然是做好准备了。人人网B轮融资的时候就估值35-40亿美金了,这次上市怎么着也能翻个倍。以后人人购也会上市,我愿意持续性的给手机公司输血。”

从决定做手机开始,陈平江就不打算要其他风投机构的一分钱,互联网和餐饮公司上市后的钱足够他去挥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