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误入官途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0章 安排家属有难题(1 / 2)

作品:《误入官途

林水根成功地从清洋大学研发中心,挖来了九个技术精英,随即奠定了新材料电池公司的发展基础。

一个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要靠最前沿的技术,而人才才是保证自己技术最前沿的前提;有了人才,还怕没有新技术吗?

虽然这九个人是净身出户而来,但他们拥有的技术理念,却是丢不掉的;林水根之所以不允许他们,把清洋研发中心的现有技术带出来,就是为了今后没有麻烦;尤其是技术专利这一块,一旦涉及盗窃就是大麻烦。

技术人员尘埃落定,林水根开始组建公司。

蔡初夏投资十亿,占股51%,因为现在还担任青石信贷公司的董事长,怕省行不同意,她的股份有弟弟蔡初秋担任,股份也有蔡初秋代持。

周学起组建的技术研发团队,占股10%,由周学起暂任总经理。

在起草公司章程的时候,林水根特别在章程里注明:研发团队的10%股份,是研发团队集体所有,是岗位股份,一旦退出研发团队,或者辞职,将不再拥有股份;即便研发团队增加或者减少人员,总股份保持不变。

林水根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先小人后君子,免得有人辞职,或者同样被其他公司挖走,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青山市国资委出资五亿,占股25%,只委派一个监事,不参与经营。

青石镇政府,作为省新技术补贴的接受主体,是省五亿无息补贴的行使人,占股5%,同时划拨给新材料电池公司,一千亩土地作为入股股份的补偿。

剩余的9%股份,作为公司发展的奖励股份,也是员工岗位股份,奖励给未来对公司有贡献之人。

因为林水根答应过周学起,每个挖来的技术精英,都赠送一套别墅,现成的没有,只能先安排一套小区的住宅。

这个也好说,青石镇有的是土地,有钱还怕没房子?

但安排九人的家属,却成了难题。

这九个人,其中两人的家属是做生意的,这个好说,给点经济补贴就是了。

可其余的七人,五人是清洋大学在编的,这次是裸辞,想让清洋大学给把编制转出来,门都没有;清洋大学不起诉他们跳槽,就算便宜她们了。

可这五个家属,还是想从事教育事业,说白了就是要一个稳定带编的工作。

另外两人是清洋大学所在地的官员,也不想改变工作性质。

问题就来了:首先是,梧桐县哪有大学?顶多就是进入教育系统了。

其中两人的家属是从政官员,倒是可以协调过来,在梧桐县政府工作,但这需要梧桐县县委,和县政府都的同意才行。

林水根向陈县长汇报了这个事情,陈县长倒是没有说什么。

“水根,你这么做,我是支持的,只有让这些技术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才会出成绩,我个人是支持的,不过,你还得向王书记汇报一下,看看他的态度!”

林水根一听,头就大了:王书记对于新材料电池项目,本来就耿耿于怀,这次安排技术人才的家属,没有王书记点头,是做不到的;王书记若是不拿一把才怪,至少会给自己出些难题。

陈县长这一次,没有对这件事大包大揽,也是头疼跟王书记交涉。

她这一次有自己的考虑,先让林水根和王书记过过招,自己看看再说;若是林水根搞成了,自己便暗中帮忙,不再跟王书记正面交锋。

陈县长很明白,这一次搞的项目,自己把王书记排挤在外,已经引起王书记的极大的反感,自己也得悠着点;最起码不能给顾市长找麻烦。

到了陈县长这个级别,就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了,要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