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食飨之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1章 《夜莺颂》,二环诗人!(2 / 3)

作品:《食飨之诗

“最后两行尤为出彩!”

夜莺,究竟是爱情还是艺术的圣鸟,信徒们为此争论不休。

高傲的精灵佩伦,对这個问题给出回答:我全都要!

叶芝出于礼节鼓着掌,心情微妙…这样岂不是一下子把与艺术与爱神都给得罪了?

本来还想趁机招揽佩伦,现在想想还是算了,这家伙指不定哪天就作了个大死!

轮到叶芝登台。

目光汇聚而来。

银发少年身穿束腰衫,下身马裤与雪靴,腰间佩剑,英姿勃发,俊美若古典雕塑,缓步上前。

胸中萦绕着的腹稿,是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颂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夜莺颂》,前世被评为“用英语写就的最美诗篇”。

诗歌中瑰丽的想象、游走在忧郁边缘的死亡意象、宁静黑夜中的孤寂与对爱情的渴望,赋予《夜莺颂》不朽的灵魂。

此刻。

繁星点缀在夜空,金银花的幽香萦绕。

‘美学艺术’天赋令叶芝瞬间进入诗歌中的‘通感’状态,仿佛跨越时空领悟济慈写下诗篇时的心境。

银发少年伫立在夜色之中,眼眸微微闪烁,眺望向灯火点点的山脚村镇。

叶芝轻轻开口:

“我的心疼痛,我感到昏昏欲睡,麻木不仁……”

烛火映照的大厅。

希露德推门走进,不见叶芝的身影。

她身旁跟随着索拉,亚龙人低声道:“我们真的要走吗,希露德大人?”

“是时候离开了,索拉。”希露德嗓音低哑。

叶芝轻柔的声音,回荡在夜色之中。

“远远地隐没,消失,并且忘记。

你在林间从不知晓的东西,忘记这里的厌倦、焦虑和烦躁不安……”

《夜莺颂》前三节想象奇特,而在四至六节描写诗人借助诗神的帮助,添上无形双翼,书写对于诗歌的信仰,追逐夜莺这一意象。

叶芝声音渐渐扬起:“飞去,飞去,我要向你飞去,不是与酒神同驾豹车而去,而是乘坐诗神的无形的双翼——”

索拉与希露德走出领主府。

伫立在星光下,索拉低声自语:“这趟离开,要多久才能回来呢?”

“也许很快,也许要很久。”

红发美人轻轻触碰脸上的疤痕,眼前出现银发少年伫立在雪山之巅,被遮蔽天日的魔狼吞噬的场面。

“我在黑暗中倾听你的歌声,我多次想到死亡,他可以给人安宁……”诗会上鸦雀无声,所有诗人目光闪烁,静静聆听着叶芝的诗作。

“不过,这次离开,不是逃避。”

希露德说:“是为了下次再见,我已找到我的渴求。”

“可您现在不就已经找到了吗?”索拉问。

希露德戴上鹰盔,铁面下的嘴角微微扬起,抬头注视明亮的星空。

在那里,飘扬着美丽的极光,如同冰天雪地中的一抹瑰色。

《夜莺颂》已经来到最后一节。

“别了!别了!你如泣如诉的歌声逐渐飞逝,

越过附近的草地,越过平静的小溪,越过山坡;

这个时候它又隐没在另一个山沟。

这是幻觉,还是梦?歌声远了——我是在睡,还是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