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下长宁 / 章节正文阅读

(1 / 2)

作品:《天下长宁

当初的哈察钦是草原诸部中第一个定下国号也定下年号的,在当初那匹流亡楚臣的影响下,哈察钦除了建造都城之外,也在方方面面学习中原。

大概在十五年前,那时候还是哈察钦强盛时期,哈察钦向草原诸部发出邀请,一同打造草原上规格最高的书院和武院。

被徐胜己干掉的那个姓曹的楚国旧臣,就是当初的哈察钦书院院长。

当时的钦力可汗极为自负,也志向高远。

他想让哈察钦成为草原第一强国,进而成为草原唯一强国。

曹家对他也算是尽心尽力,给他制定了极为庞大也十分缜密的发展计划。

在之后的数年间,哈察钦的国力迅速增长,最鼎盛时候,钦力可汗每年的生日,草原诸部都会派人来朝贺。

也是在那个时候年纪轻轻的曹上野就向钦力可汗提出了一个建议,叫做外才留用。

哈察钦以草原天朝上国的姿态给诸部发了通知,说哈察钦书院武院愿意免费为诸部培养人才。

这些从草原诸部过来的青年才俊,不管是有学识的,还是勇武的,只要被看上的,就会被哈察钦以重利留下。

如此一来,那几年的哈察钦确实人才济济。

在至少五年之内,草原其他诸部就算联合起来也不敢轻易得罪哈察钦。

可曹上野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个提议会给曹家带来巨大的隐患。

留在哈察钦的这些草原才俊,在逐渐接触到了权力层面之后便开始对曹家产生了不满。

曹家还沿用了在楚国时候权臣当道的那一套,不管是谁想要在哈察钦出头都要给曹家送上厚礼。

但许多送了厚礼的人,却没能被安排上,这就引发了矛盾,进而又引起了大批没钱送礼的人大闹曹府。

而钦力可汗的态度,在这个时候也有所转变。

草原上的人都说,哈察钦是草原帝国,应该由草原人说了算,现在一个从中原逃亡过来的家族,竟然成为了哈察钦真正的主人。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这么说钦力可汗可能还不是很在意,然而这样说的人越来越多,钦力可汗对曹家也逐渐产生了警惕,甚至开始有意的削弱曹家的权力。

曹家一看这样可不行,早晚会出大事,曹家千里迢迢从中原跑到哈察钦好不容易才安身立命,一个不小心就又要浪迹天涯了。

于是曹家秘密派人往黑武送消息,说哈察钦试图脱离黑武的控制,在黑武派遣使臣到达哈察钦之后,曹家更是贿赂了大笔的金银财物。

黑武使臣回去之后添油加醋的一说,黑武汗皇震怒。

于是,黑武开始不断的从哈察钦征兵,并且开始培植答答部等草原部族与哈察钦争夺草原统治权。

之后的几年,哈察钦的国力在黑武的压榨之下迅速衰弱。

每年从哈察钦征调走的骑兵,要么被黑武人送到根本不需要骑兵的战场上坑死了,或者是干脆直接扒掉他们的战服成为奴隶。

短短几年,曾经拥有近十万铁骑的哈察钦帝国就完全丧失了霸主地位。

而答答部在黑武人的支持下迅速崛起,连年压着哈察钦打。

曹家一看这样可不行,虽然他们不希望哈察钦轻视他们但更不希望哈察钦灭国。

于是,曹家又开始暗中运作,收买了黑武官员,让黑武人放松了对哈察钦的压榨。

为了表示对黑武人的忠诚,曹家又规劝钦力可汗耗费巨资打造了瑰宝楼。

将从中原掠夺来的瑰宝陈列其中,用以羞辱中原人。

可这个时候,曹家的人都没有预料到,大宁的人已经在暗中开始筹谋了,完全利用了瑰宝楼一事。

大宁太子李隆势让钦力可汗明白,如果继续任由曹家弄权,哈察钦不是死于黑武就是死于草原内斗,就算侥幸活下来,将来也必会死于大宁征讨。

于是,有了哈察钦和敕勒部联手进攻答答部两万骑兵的战事。

可在这其中钦力可汗还是摇摆不定,因为他只派出了五千人。

就算哈察钦现在国力大不如前,凑出两万骑兵不是什么问题。

只派出五千人,这在大宁太子殿下看来就不是真诚的合作,而是一种投机行为。

所以在逍遥城的会盟,哈察钦的使臣根本就说不上话。

消息传回哈察钦之后钦力可汗大为惶恐,不得不派人请求太子殿下的原谅,表示愿意联合那些还没有与大宁签订盟约的部族,在哈察钦等待大宁使臣到来。

可实际上,钦力可汗这种两面三刀的人还是不敢完全把赌注都压在大宁身上。

第一,他害怕大宁不重视他,所以才会拉上十几个部族。

第二,他想借助这次会盟让大宁的使臣看看哈察钦的实力。

他甚至还做好了另外一手准备,如果大宁的使臣对他态度实在不友善的话,他甚至可以借此将宁臣一网打尽,进而向黑武示好。

当然,这是他最后的选项。

现在草原有三分之二的部族重新归顺大宁,这是大势所趋,他当然不敢随随便便的逆大势而为,但他又不想像其他部族那样被宁人随意拿捏。

在王庭给叶无坷来一个下马威,本就是钦力可汗的用意。

因为他听说这次来哈察钦的大宁主使,竟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他觉得这是大宁皇帝陛下对他的轻视,是对哈察钦的傲慢,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想给这个十七八岁的主使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