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下长宁 / 章节正文阅读

(1 / 2)

作品:《天下长宁

游野麒麟从南门杀进逍遥城的时候,没有出现如他们所预料场面。

在他们进攻之前草原骑兵就已经将逍遥城死死围住,所以在他们发动进攻的时候逍遥城里就应该已是一片狼藉血流成河。

可是当游野骑兵从南门冲进来的时候才发现,大街上竟然干干净净的连一点血迹都没有。

从南门进入就是一条笔直通向北门的大街,风吹过大街上扬起来一些沙尘甚至衬托出了这城中的空旷寂寥。

几乎是与二皇子李隆期同时冲进南门的叶扶摇勒停战马,眼神里有些疑惑也有些震惊。

长街之上,只有一个人站在那等着他们到来。

已经刮去胡须也换了一身宁人服饰的唐匹敌站在大街上,风从他背后吹来将他的长衫吹的向前飘动。

在他面前,那悍勇无敌的游野骑兵全都停在那。

二皇子李隆期将长槊挂在马鞍上一跃而下:“唐叔叔!”

语气之中的兴奋,格外真挚。

上一次二皇子见到唐匹敌还是在数年前,那时候他才十二三岁,还不到唐匹敌胸口高度,现在两人已经差不多一样高了。

唐匹敌比皇帝李叱要大一些,两个人情同手足,按照民间的叫法,陛下的孩子应该称呼唐匹敌为大伯。

可陛下就是陛下,是九五之尊。

所以唐匹敌非但不接受陛下的孩子称呼他为伯父,也不接受叔父的称呼,大伯同样不接受,私底下叫他一声唐叔叔他勉强接受。

唐匹敌一生至此,从未有过半点僭越之处。

哪怕就是这无关紧要的细节,他也格外在意。

他总说别人可以不在意的,唐家的人必须在意。

所以当二皇子下马朝着他快步过来的时候,唐匹敌俯身行礼:“臣唐匹敌,见过二皇子殿下。”

二皇子大步流星的过来伸手扶住唐匹敌的胳膊:“唐叔叔,为何总是如此见外?”

唐匹敌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臣礼仪亦是朝纲,不可改,不可乱。”

二皇子轻叹一声:“唐叔叔......罢了罢了。”

他扶起唐匹敌道:“唐叔叔为什么在这里?”

唐匹敌若有深意的看了二皇子一眼,也若有深意的回应了一句:“等人。”

二皇子眼神微微闪烁,但一闪即逝。

“唐叔叔,大哥是不是也在这里?”

“回殿下,太子确实就在逍遥城。”

听到这句回答,二皇子的表情明显喜悦起来:“我已经许久没见到大哥了!”

他说到这回身摆手道:“大将军王在此,还不见礼?!”

麾下游野骑整齐下马,同时将右臂横陈在胸:“大将军!”

而此时此刻,叶扶摇的震撼更为浓烈。

他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竟然能见到二皇子,更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能见到传说之中的战神唐匹敌。

近二百年来,中原江山之内一共只出现过三位被誉为战神的大将军。

楚国中后期,大将军徐驱虏力挽狂澜,硬生生靠他一己之力为大楚续命近百年,平定北疆叛乱,大破西域联军,称他为战神不为过。

楚国末年各地崩乱义军揭竿而起外寇不断来袭,大楚武亲王杨迹句率军东征西讨只败过一次,被誉为战神亦不为过。

大宁开国之前,陛下率领宁军奔赴北疆与楚国边军合理抵抗黑武入侵,大将军唐匹敌只带八百骑兵为陛下断后,八百人硬生生拖住了十几万叛军。

之后唐匹敌更是带着这八百骑兵一路南下,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扩军数十万,一举攻下江南,且在决战之中击败了老战神武亲王杨迹句。

此时此刻,站在前边不远处的那个中年男人就是二百年来唯一的一位战神了。

活着的战神,但早已成为传奇。

叶扶摇在得知那人就是唐匹敌的时候,远比得知游野骑兵的将军是二皇子要震撼的多。

此时二皇子朝着游野骑兵吩咐道:“这里既然已经不需要游野征战,你们全都退出城门。”

游野骑兵随即转身退走,除了亲兵营之外都退了回去。

二皇子脸色微微一变:“是我军令不明?”

亲兵营的人迟疑片刻,也都退了出去。

二皇子道:“唐叔叔,大哥在何处?”

唐匹敌道:“臣带殿下过去,太子正在与草原诸部的可汗商谈。”

二皇子喜悦道:“总算是能见到他了,这几年来我也只见过他一次,上次听说他要回长安,我却没能及时赶回去。”

唐匹敌道:“太子殿下为大宁在外奔波确实辛苦,殿下你也辛苦。”

二皇子一摆手:“我怎么可能及的上大哥,说到辛苦,大哥游历天下了解民生疾苦,比我辛苦是十倍百倍。”

与此同时,逍遥王府对面不远的土楼上。

温暖没有等来答答部的骑兵,没有等来这城中血流成河,也没有等到她想亲眼看到的太子被乱刀分尸的结果。

城北那边依然喊杀震天,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过来。

“李隆势......”

温暖自言自语:“果然了不起。”

她忽然间醒悟过来她疏忽了什么,只是这一点疏忽就招致满盘皆输。

徐胜己回到长安城之前,最多不过三五天的时间内,有消息说太子殿下要返回长安,那个时候其实没多少人在意。

第一是因为知情者少之又少,太子殿下的行踪历来都是机密之中的机密,知情者,多是与太子关系亲近的人。

第二太子在外游历多年,且在明年九月立国之庆的时候陛下就要宣布东宫开府,所以太子回到长安,合情合理。

温暖很自责也很懊恼。

如果她再谨慎一些,那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与徐胜己几乎不分前后回到长安,这个细节她应该多在乎一些的才对,当时她已经收到消息,可并未深思。

徐胜己去了草原,谋划今日之事。

太子与他一前一后,原来也是去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