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顾羽献策(1 / 2)

作品:《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

随着越国来的使者抵达成都,益州纷争宁国朝野上下很快就因为是否出兵援助越国一事争论得不可开交。

支持者认为,如今天下三国并立,齐国实力远在宁国和越国之上,更有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势,因此宁国和越国可谓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如今齐国大举征伐越国,如果是宁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则齐国灭了越国之后,必然会掉过头来攻打宁国。

因此,如今越国有难,宁国理应出兵相助,毕竟就如今的天下大势而言,救越就是在救宁。

但反对者则坚持认为,孙鸾本是宁臣,却胆敢妄称天命,自立为帝,与乱臣贼子无异,若是朝廷出兵援助他,无疑是变相承认了他即位的合法性,这将置大宁朝廷的威严和大宁天子的颜面于何地呀!

更何况,之前孙鸾的使者孙异还在襄阳城刺杀了宁国的使者杨烩,至今人还在逍遥法外,越国那边也没有给宁国和杨家一个交代。

在此等情况下,若是宁国还舔着脸出兵相助越国,只怕会让效忠宁国的各个益州世家大族心寒。

而如今龙璟想要继续维持自己在益州的统治,根本离不开这些益州世家大族的支持,因而反对出兵援助越国的意见很快就占了上风,完全压制住了朝野中支持出兵援助越国的声音。

龙璟眼见顾举和杜羡一个接一个为萧恪所灭,心中比谁都要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自己这一次不出兵援助越国,坐视越国灭亡,那萧恪下一个要灭的就是自己。

毕竟,与萧家兄弟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萧恪一统天下的决心。

他比谁都想出兵去援助越国,却遭到了益州各大世家大族的反对。

虽然这些世家大族口口声声站在大义的名分上,说孙鸾得国不正,是乱臣贼子,若是龙璟出兵援助他,便是愧对大宁的列祖列宗。

但龙璟心中很清楚,追根究底,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不支持自己出兵援助孙鸾,无非是不再看好自己和孙鸾,觉得他们两家联手也未必是萧恪的对手,不想再为此徒劳耗费钱粮。

反正将来齐军一打来,他们便开城降了萧恪,继续在齐朝做他们的千年世家,至于宁朝的死活,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虽然识破了这些益州世家大族的小心思,可龙璟如今也不好跟他们翻脸,只能找到蜀中最为支持他的吴家,希望吴家能够支持他趁着如今齐军主力大举攻伐越国之际,从汉中出兵,威胁关中的安危,迫使萧恪不得不停止征伐越国,回援关中。

毕竟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吴家之女入宫做了皇后,吴家的家主出任了尚书左仆射,吴氏子弟吴任更是做了大将军,执掌整个宁国的兵马,可谓是满门荣宠,鸡犬升天,已经隐隐有取代张家成为益州第一世家之势。

自己如此恩宠吴家,也该到了吴家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好在吴家拎得清,知道他们如今跟龙璟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在宁朝,他们吴家才有如今的地位和恩宠,若是益州易了主,他们吴家便也跟着失了势,权势地位随之一落千丈。

不过吴家也清楚,益州这些世家大族之间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同气连枝,而因为杨烩被杀之事,杨家跟孙鸾结了仇,其他益州的世家大族自然也跟着仇视孙鸾,若是他们吴家在这种时候提出出兵援助孙鸾,无疑是跟益州的其他世家大族为敌。

因此,身为大将军的吴任提出,朝廷可以以齐国西北空虚为由,出兵陇右,稳扎稳打,一步步往关中推进,只要威胁到了长安的安危,萧恪必然回兵来援,越国之危自解。

龙璟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看着舆图上的山川河流和城池,久久没有言语。

虽说吴任的计划稳妥,但太过中规中矩,与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