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由屯垦引发的接班问题与冗员(1 / 2)

作品:《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郦商巡视完高炉之后,又查看了钢铁厂的铸造车间,炼钢车间。这两个车间都是钢铁厂利润最高的车间,现在铸造车间主要是帮助蒸汽厂铸造各种高价值的零件。

而百炼钢的价格在虽然一直在下跌,但因为铸造成本高,一斤仍然有上百钱的价格。

大汉马车厂各种成轴滚轴的核心部件依旧要用百炼钢来制造,同时大汉的各种车床,镗床,铣床,他们用的工具钢,也必须是特制的百炼钢,这些工具钢价格更高,不少工具钢的价格和黄金等价。

同时大汉贵族们喜欢的宝甲,宝剑,宝刀也却少不了,这些由石墨坩埚练出来的钢铁,实用价值高,市场广,让钢铁的价格仍然维持在高,大致上与黄铜的价格差不多,仍然可以算是一种贵重金属。

而后郦商又视察钢铁厂的配套设施,钢铁厂附属幼儿园,这和后世的幼儿园还不一样,钢铁厂职工满半岁的幼童全部安置在这里,这里的职工会在下班之后会带自己的小孩回家,幼稚园主要是为职工解决后勤事务,属于钢铁厂的福利。

除此之外,还有钢铁厂附属的小学,中学。霸上钢铁厂真不差钱,每年的利润就超过了上亿,对于自己的后代投入也是极其舍得的,这些小学中学设施好,教师多,师资力量连长安城的都没几所学校能比。

这些设施郦商已经看过多次,所以并不感到稀奇,只是这次视察让他大吃一惊的,霸上钢铁厂居然还弄了一个钢铁职工学校,里面有几百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这就让郦商很无语了,在关中之外的郡县,一个郡都未必弄得到一座学府,你个钢铁厂居然弄个职工学校,郦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事情传出去外面会如何对自己口诛笔伐。

真是穷的穷死,富的富死,朝廷欠债几十亿,要想办法精简人员控制开支,钢铁厂这边却肆无忌惮的花钱,连技工学校都给弄出来。

郦商有点生气道:“朝廷不是三令五申的下达过命,作坊要以盈利为主,钱财要尽量投入到生产上,少弄一些配套设施。”

“朝廷的学府每年投入是上亿钱以上,你这是昏了头了也弄这个,你这钢铁厂的利润全部填进去,也不够一座学府的消耗。”

大匠田安马上道:“我们这是技术学校,消耗没有朝廷那么大,而且这些是学生也是半工半读,主要是让他们熟悉钢铁厂的技术和工作流程,为这些学生后续接管钢铁厂的工作打好基础,花费其实很低,主要的花费就是聘请了几个夫子和修建这座学校。”

“这不是花不花钱的问题,而是该不该花的问题,外面的情况你们也清楚,今年朝廷为了节省开支,从朝廷到地方,整整精减了2万汉吏。”

“朝廷屡次掀起来的反腐大案,加起来都没有这次精简的汉吏多,汉吏的怨气可谓是沸反盈天,朝廷砸了那么多人的饭碗,你们还搞这一套,你信不信只要有任何一家报刊报道了此事,你这个大匠就做到头了,你怎么就没有一点政治觉悟。”

田安马上解释道:“手下这也是为了稳定人心,不得不这么干。”

郦商迟疑的看着田安,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田安道:“从朝廷的屯垦令下达之后,钢铁厂大部分职工惶恐不安,根本无心做事,因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的子女成年,或者快要成年,但因为这是经济危机闹的,还没找到事情做。”

“本来这也没什么,我们钢铁厂职工的俸禄高,养自己子女也养得起,等过了这段时间,让他们出去找事也是一样。”

“但屯垦令上不是说,只要没有工作的丁口,都有可能被抽中去边郡屯垦。

这些职工就担心自己的子女真被()

朝廷抽中,很多职工找到了属下,说是要想要让儿子来接自己的班,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子女找一份工作躲避屯垦令。”

郦商怒道:“你们简直荒唐,朝廷颁布屯垦令就是为了解决青年就业的问题,而不是让你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躲避朝廷的法令。”

“朝廷为了这次屯垦,花了多大的劲,为了快速组建屯垦衙门,天子的主动带头上缴了亿的资产税,朝廷屯垦军开拓出来的田地也优先分给你们,还帮你们解决耕牛农具口粮的问题,关中那么多农户,学府那么多学子都去了,就你们矫情去不得!”

田安无奈道:“府君,不是我等想要违抗朝廷的屯垦,只是钢铁厂职工的子女,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长安城长大,去田地的次数屈指可数,他们连小麦和稻子都分不清,朝廷让他们去种地,他们没那本事,做不了。”

“而且钢铁厂的职工为了建设霸上钢铁厂,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这个钢铁厂是他们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他们都是我大汉的有功之臣,属下总不好让他们骨肉分离。只能让他们先进钢铁厂。”

手下也知道这不妥,这些青年毛手毛脚,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哪里干得好钢铁厂的活,但是那些想要让自己孩子接班的工匠,有不少都是我们钢铁厂的骨干大匠,光这一次制造新高炉的大匠就有十几人的子女面临找工作问题,不为这些大将解决后顾之忧,那座一次能练20万斤铁的高炉,您就看不到。”

更关键的是钢铁厂可少不了他们,这10年来,我钢铁厂的新式高炉都是他们研发出来的,他们就是整个大汉最顶铁匠,他们真要退出了,我们钢铁厂都要陷入罢停。”

“为了安抚住钢铁厂的骨干力量,属下不得不以学徒工的名义,招这些人先到钢铁厂来学习,等他们有一定经验之后,再来接手钢铁厂的工作。”

这下连郦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霸上钢铁厂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钢铁厂,就是因为有这些顶级的大匠。不断研究容量更大,效率更高的高炉。

在天下人还在用1万斤高炉的时候,长安钢铁厂已经用上了,一次可以炼五万斤铁的高炉。

其他地方好不容易研究出可以炼铁5万斤的高炉,霸上钢铁厂又弄出一次性可炼铁10万斤的高炉。

后面的几年,霸上钢铁厂的高炉越来越大,几乎每隔两三年就可以增长一个量级,一直到现在,他可以看到的一次炼铁20万斤的高炉。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可以自主研发高炉的大匠,比他们这些郡守还要稀有,大汉郡一级的***有近200位。

但能自主研发高炉的大匠却只有几十位,而长安钢铁厂的这些大匠更是这几十人当中最顶尖的人,稀有程度可比大汉的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