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武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9章 借我两千甲胄?(1 / 2)

作品:《一品武侯

见宋言一脸戏谑的神情,王鹤云忽然有些后悔,不该听了副将的馊主意。

“既然王将军身体抱恙,本将军也不能强人所难。”

“多谢大将军,老夫惭愧。”

王鹤云险些挤出一滴眼泪,看得宋言内心冷笑不止。

宋言摆了摆手,大大咧咧地在一旁坐下。

他这副没有急着离开的姿态,瞬间又让王鹤云三人的心神紧张起来。

“今日除了来探望王将军之外,还有一事,想问问王将军。”

两人心知肚明,探病是假,现在要说的事情,才是重点。

王鹤云能够想到的,唯有西南军军营的事情,他当即就问道:

“可是为了西南军军营的事情,和裁撤营中原来那些将领的事?”

这时候,只要宋言给他台阶,他立马就会顺势而下。

黄书序说得不错,想要对付宋言,还是要出其不意,他这些小动作,确实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在宋言抵达海州之前,他就已经布置下去了,临时想要撤销,一方面是来不及,另一方面也是怕在军中失了威信。

“裁撤将领的事情晚些再说。”

宋言突然眉头一皱,

“王将军,西南军军营中这些士卒,为何大多数连甲胄都没有,将军不会是把西南军这些士卒的甲胄私藏了吧?南屿关何等重要,将军应该知晓吧?这事情一旦让陛下知道了,将军恐怕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啊。”

私藏甲胄?

王鹤年的脸色徒然一变。

大燕律法,私藏甲胄,可是与谋反同罪。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宋言竟然会往他脑袋上安一个私藏甲胄的罪名。

短暂的失神之后,王鹤云迅速稳住心神。

依照黄书序的说法,他现在还不确定,天京城那位,是否真的要放弃他了。

若是真的,他还要为自己谋求后路。

至于私藏甲胄,他就没做过,没什么好慌张的。

想如同诬陷王海一样诬陷他,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王鹤云的脸色恢复如初,不急不缓道:

“大将军有所不知,每到冬季,大齐都会南下掠夺,为了屯备充足的粮草,不管是西南军还是封安县,都在调集屯田的士卒秋收,军械库一时也凑不齐那么多的甲胄。不止是西南军,即便是铁甲营也缺得紧……”

东北边境,年年如此。

王鹤云说得有理有据,即便宋言当真去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这个问题,他早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万全之策,用屯田的老弱病残去替代原本的西南军,谁都挑不出理来。

宋言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

朝廷一直严令,不得私制甲胄。

大多数甲胄消耗,都是各方守军上报兵部,由朝廷补给。

这也是,为何宋言只打造兵刃,却从来不去碰甲胄的原因。

为了应对与大齐的国战,宋言早在肃州的时候,就开始让青城山暗中打造唐刀和惊天弩了。

青城山上数千匪寇,如今也是训练有素,比原本的海州边军还要凶猛。

可这些人毕竟不是正式的编织,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套甲胄,去哪里哪?

所以,他这才假借试探王鹤云的机会,准备狠狠坑他一笔。

“原来如此,差点误会了王将军,还请王将军勿怪。”

“大将军言重了。”

王鹤云松了口气,

“大将军不了解东北边境的情况,说清楚就好了。”

宋言颔首,微微沉吟之后,又道:

“既然如此,那王将军先从铁甲营转两千套甲胄到西南军吧,等本将军上报兵部之后,再补足铁甲营。”

“大将军,这可不行啊。”

王鹤云想都没想,直接便开口拒绝。

如今,海州五万守军被宋言归入麾下,两万西南军的精锐,被他调到了铁甲营,仅剩些老弱病残在光州。

一旦从铁甲营匀两千套甲胄去西南军,那他做的这一切,岂不是变成了无用功?

到时候,铁甲营的将士,将会如何看待他?

“铁甲营要镇守南屿关,还要警惕北荒大军南下襄州,老夫岂敢拿南屿关和寿州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此刻,王鹤云心里直骂娘。

自己还没追究他私自裁撤西南军部将的事,他还好意思要自己去铁甲营匀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