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2 / 2)

作品:《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老朱头也不抬的说道,“寻常百姓哪能如此,这些肥要是百姓来用,最多多产十几二十斤稻米。”

“那也多收了一成米!”朱允熥才不上当,立刻说道,“那我们说清楚,这是皇帝找到的种田的好法子,是皇太孙帮着出谋划策才弄出来的,行不行?”

老朱不认账,事关种田他就敏感,“等你明年多种几十亩地再说,两亩地不管事。”

桃子就这么被摘了,甚至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就被人惦记、摘走了。

别管是不是被摘了果子,对于朱允熥来说,厩肥初步得到了证明,沤肥也稍微看到了一些效果,这才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情,就证明了潜力和价值。

后续肯定还是要不断的深挖潜力和价值,进一步的去完善那些肥料的制造和研究,但是目前来说没什么好担心的,看到了价值就值得投入更多的研究和资源了。

回到了文华殿,朱允熥就看到了大光头,“大和尚,这是有什么事情?”

道衍就开口说道,“殿下,此次出兵只是威慑吗?”

“怎么能算只是威慑?”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朝廷每年例行秋猎,朝廷兵马不断出没漠南,蒙古人敢南下?”

道衍就认可说道,“自凉国公北上破元,蒙古人就是秋后蚂蚱一日不如一日。”

当年徐达等人北伐,那是让蒙古人离开中原大陆,但是蒙古人的班底、框架还在。而蓝玉在捕鱼儿海的大捷,则是让蒙古人一口气回到了游牧民族年代,短时间再难形成一些朝廷的构建和格局了。

朱允熥就笑着问道,“你觉得该如何?”

道衍笑着说道,“捕鱼儿海之后,残元国主遭脱古思帖木儿弑杀,他夺走大印后雄踞漠北。只是臣以为此部不足为据,也速迭儿已死,现如今瓦剌部内乱。”

朱允熥笑着说道,“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够,也速迭儿三年前死了,他的儿子孛儿只斤·恩克在内乱中被杀,汗位再次丢了。”

瓦剌内乱,鞑靼部也是一样,这两个蒙古主要的大部族都是在争夺汗位,也都是在不断的内乱,汗位就是要靠手里的刀来争,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乎所谓的黄金家族的血脉。

朱允熥看着道衍,开玩笑说道,“大和尚,难不成有什么主意?”

道衍就问道,“殿下,臣可否知道殿下想要如何处置这些鞑子?”

“真要是我,当然是想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允熥就严肃起来了,说道,“只是现在那些人打不过就逃,再者就是这些人到底能休养生息,哪能一口气都没了。”

道衍就笑着说道,“殿下所图,恐怕不只是北边吧?”

朱允熥就看着道衍,笑着说道,“这倒也是,不知道大和尚喜不喜欢读史。”

道衍一点都不谦虚,“殿下想来也是知道,臣精通儒、道、释三家所学。要说史,臣还是粗通一些。”

这就算是谦虚的说法了,朱允熥的‘粗通’,那真的也就是粗略的看过而已。大概的一些事情或者是感兴趣的知道,而道衍这样的粗通,基本上是连典故都清楚,甚至是典故的典故、出处,那都是要考证一番。

朱允熥笑着说道,“自始皇帝以来,凡是有些抱负的帝皇无不想着一统。凡是有些进取之心的帝王,无不想着开疆拓土,大和尚以为呢?”

道衍有些开玩笑的说道,“殿下只是殿下,岂能说出如此话语。”

“皇帝听到了,也要夸我有志向。”朱允熥不以为意的说道,“大和尚,你说我祖父收归燕云十六州,云贵也纳入我大明版图。他这把事情都办了,我若是不向北取下漠南漠北,不向东取下高丽、东瀛,不南下拿下安南等地,是不是太差劲了?”

朱允熥没说的还有乌斯藏等地,那些地方现在名义上也是大明的,向大明朝贡。

道衍抬头看着朱允熥,随即说道,“殿下有抱负自然最好,只是疆域太大怕是也不好治理。取下如此多的地,怕是也要让百姓负担不小。”

朱允熥就说道,“是啊,所以我才想着对内治民安民,对外进取。地多了管不过来,蒙元不还分封么,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厉害的藩王,对吧?”

道衍看着似笑非笑的朱允熥,猜不准这些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