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外城失守,大势已去(1 / 3)

作品:《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辽军大帐里。

许多将士都是困惑不已。

大帅,何时与周将有联系的?

“大帅,不知那周将何许人也?”

有辽将询问。

耶律仁先将事情原委说出。

那周将原先投靠兖王,事后两王案爆发,卫渊亲查此案,涉及两王案之党羽死伤无数。

周将本是一军副指挥使,结果就因此事,被贬至城门校尉一职,升迁无望,且多受打压。

得知耶律仁先即将攻到汴京时,干脆铤而走险,派出亲卫联系耶律仁先。

因原先皇城司严查周奸叛国之事已暂告一段落,燕达将所有皇城司人手派出严密监视各路敌军动向。

所以,那周将联系耶律仁先时,并未有人发现。

翌日。

耶律仁先依旧是下令命全军将士照常攻城。

经过多日征战,汴京城墙已有多处受损。

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一战,周军将士是越打越没信心,但韩章却认为,辽军已露败势。

每当敌军攻城之际,韩章总会亲着甲胄,登上城头。

当擂鼓与号角声响起的那一刻,韩章就知道,敌军又开始攻城了。

积极准备应战的同时,耳旁,也传来一些将领的声音,

“韩相公,这一仗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

“敌军没完没了,长此以往,将士们只怕没了守城的心气。”

“.”

闻言,韩章眉头一皱,“敌军这般猛烈攻城,定是铁了心要拿下汴京。”

“城内有官家与监国在,乃是我大周根基,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咬牙坚守。”

“再则,几日攻城下来,辽军伤亡远胜我军,你等为何会生怠惰之心?”

此话一出,诸将纷纷陷入沉默。

能打仗的精锐之师都已经派出去了。

剩下的这些禁军将士,有几个是真正上过战场的?

而且,都知道此地乃是汴京,艰苦守城数日,却是仍不见援军踪迹。

全军将士之决胜之心,岂能不会动摇?

韩章一一扫视众人,内心生出一种无力感。

怪不得卫渊要坚持军改。

像是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怪。

“诸将,我等,已无退路.唯有,死守汴京!”

说到这里,韩章话锋一转,大声道:

“为陛下,为监国而战!”

话音刚落,先有一两名将士带头,随后,越来越多的将士振臂高呼,

“为陛下,为监国而战!”

“为陛下”

“.”

号角声,擂鼓声,喊打喊杀声,愈发密集。

很快,大战一触即发。

城墙上,守城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紧握着兵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外不断靠拢的敌军。

辽军旌旗猎猎作响,辽军士卒推着攻城车,嘴里不断地喊出辽语中的‘杀’字,不惜一切代价,涌向城门。

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城墙,投石车发出的巨石在汴京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大坑,旋即,双方便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守城一方的弓箭手们站在城垛上,不断地向攻城军队放箭,箭雨如蝗,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而攻城军队则用盾牌抵挡着箭雨,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城墙靠近。

城门处,守城士兵们用巨石和热油攻击着攻城车,试图阻止它们的前进。

攻城车则不断地撞击着城门,城门在巨大的撞击力下摇摇欲坠。

恰逢此时,黑云压顶,覆盖整座汴京。

城内百姓,大都听到了城门处的厮杀声。

这是数日以来,辽军攻城战役最为猛烈的一次。

那种充斥着各种杀戮的声音,似乎将整座汴京都震撼到了。

如今,京城内的各个街道、角落,就算是最为繁荣的御街附近,都没了任何行人。

官吏们待在各個衙门里,一旦朝廷下达任何命令,他们便会疯狂运转衙门各机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守军将士守城。

武勋们紧闭府门,而府内,已然弥漫着一种肃杀的氛围。

要是辽军真破城而入,杀了过来,那么,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挡辽军攻入府门。

他们是武勋,世代深受皇恩,对他们来说,只有为国尽忠这一条路而已。

仍旧待在京城里的百姓们,只敢躲在家里,大门也不敢出。

临近城门的一些百姓家中,竟是都被投石机的巨石砸到了。

房间顿时被冲力击个粉碎。

此时,英国公府里。

张桂芬正在监督张辅将汤药喝完。

经过多日来的调养,张辅的身体已经大有好转,体内毒素,也已经清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