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05章 金点子下(1 / 2)

作品:《烈火南明二十年

洪文提高声音道:“大帅,其实在下一直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高衡一愣,随即笑道:“呵呵,先生请讲,只要是好建议,本帅洗耳恭听。”

洪文想了想便道:“其实在湖广的时候,恰逢天下战乱,我一直就有关于耕战体系的设想,创立自先秦的耕战体系,其实对于后世还是有很多借鉴的意义,比如曹操的军屯,一直发展到本朝的卫所制度,包括现在大帅在莫朝实施的生产建设兵团制度,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卫所制度的延伸。”

高衡点了点头,看洪文的眼神有些惊讶,倒不是别的,而是他不过是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大明朝的秀才,怎么会有这番见解,要知道,他可没有在统帅部或者之前的军部工作过,没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事物的眼光自然就不会深远,但是他却能一眼看出生产建设兵团制度的基础,只能说高手在民间,看来还有大量的人才等着统帅部去发掘。

洪文接着道:“既然是卫所制度的延伸,我们知道,卫所制度是本朝太祖应用于天下初定的时候的制度,相同的,不管是谅山府还是刚刚接管的莫朝,对我们来说都是百废待兴,跟明初的局势何其相似,有句话叫做不破不立,既然莫朝朝廷没了,兴华军就要在这片土地上立新的规矩,这规矩一定要新,一定要不同于以前的任何制度。”

高衡没听太明白,洪文干脆找了一根树枝,蹲在地上写写画画,然后道:“大帅请看,假如这个方形就是莫朝现在的人口和土地,以卫所制度来对照,可以划分成万户、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单位从大到小,层层向上负责。现在我们来到这里,干脆将莫朝的民众全部融合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由我们来打破以前村、乡、县、府的制度,来重新划分。”

高衡心头一震,好像有什么东西就要从脑子里蹦出来,但就像是隔了一层薄雾一般,总是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就差了那么一点。高衡立刻对范玉道:“去带民众继续施工,本帅跟洪先生单独谈一谈。”

范玉领命而去,高衡将洪文拉到了偏僻处,说道:“接着说,说下去。”

洪文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鼓励,这就证明高衡对他的想法感兴趣,否则断然不会有这样的举动。他接着道:“这样一来,接着刚才的说法,莫朝已经被沙定洲大肆破坏了,人死了不少,村庄城市都被摧毁了不少,土地也荒废了不少,那没关系,我们干脆将这些被破坏的村镇进行合并,比如以兴华军的标准来重新划分,例如十户一个小旗,五十户一个总旗,然后上面是百户、千户、五千户、一万户,当然,这个名称不一定非要跟大明接轨,大帅想叫什么都行。”

洪文又在地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独立于方形之外,如果说方形代表的是莫朝五十万民众,那么三角就代表生产建设兵团的最高统治机构,比如兵团布政司,从小旗开始向上负责,一直递进到兵团布政司,兵团布政司直接对统帅部负责。”

高衡的眼睛放出光芒,组织架构,眼前这个教书先生条理如此清晰,竟然帮着他理清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架构。

洪文又道:“以统帅部的生产建设兵团架构为基础,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兵团这个概念,在下理解,应当用一大二公来解释。”

“怎么讲?”高衡追问道。

“所谓一大,就是规模大,我们形成这样分层的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将莫朝原有的土地人口统一为一个整体,以全兵团之力推行下去,可以将其看成一个整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是土司一般,实行跟谅山府不一样的制度,只不过不自治,还是归统帅部管辖,这就是大规模。”洪文道。

“再说二公,第一就是劳作手段归公。在下所说的劳作手段,包括很多东西,也就是百姓在劳作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和工具,比如土地、建筑、工具、原料、甚至是肥料,说个极端的,就是人畜拉出来的粪便也要集中起来,作为肥料由某一层管理者来集中分配。这些劳作手段属于全体百姓公有,建设兵团政务和经济集合于一体,既是一个生产组织,也是一个政务机构。”

“这第二个就是权力归公,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统帅部在在下看来,已经脱离了皇权的范畴,但不管怎么说,统帅部要行使权力,还是要自上而下,那么在兴华军治下,就不能权力不下乡,不仅必须下乡,还要牢牢控制住乡。在莫朝这片土地上,以后不应该有大地主产生,如果说有,兴华军统帅部就是最大的地主。兵团布政司要负责农林牧渔业等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军等各方面的工作,兵团布政司总揽,权力向下分解,万户就管万户内部,千户就管千户内部,全部采取一样的模式。”

怕高衡听不明白,洪文进一步解释道:“举个例子,现在这里百废待兴,必须由兵团统一出面管理食物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工钱的分配等等,吃饭可以不要钱,大家集体吃,这一点我看到大帅已经在做了,以统帅部的粮食来赈济这里的民众,等兵团出了成果,就可以补充前面的亏空。安南气候适宜,水文条件优良,一年三熟,我可以断定,不用一年,半年,好好治理半年,统帅部就可以不用调动粮食了。”

洪文长舒一口气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兴华军不是散财童子,我们只是将百姓集中起来,加入兵团,加入各层组织,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提高产量和效益。兵团集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防灾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小旗有问题,总旗来帮扶,总旗有问题,百户来帮扶,层层递进,每一个地方的情况汇总到布政司,百户或者千户以上的情况,递交统帅部。在保证没有人饿死的前提下,把男女老少的劳动力全部发挥出来,这不是为兴华军谋福利,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救!”

天才,这真他娘的是个天才,高衡忍不住要给洪文竖大拇指,对于生产建设兵团的制度,高衡虽然知道这个名词,但是对于具体如何实施实际上并不清楚,他虽然是穿越者,但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洪文就像是天降救星一般,关键时候提出了关键的建议,一下子就把生产建设兵团的思路给理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