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春风得意马蹄疾(3 / 3)

作品:《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过刚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行于人前,众必议之。

你看古往今来哪个状元能出将入相?

成就斐然?

保在中等偏上,就有希望......

主上还很忌讳咱们太监,会试殿试。

就让他们去争吧,你保个二甲就好。”

“入阁也不是非要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以为廷推、会选能绵延不绝?

把持在六部、九卿手里?

不然,简在帝心,只要有进士之身。

主上说谁入阁,就是谁入阁。

咱家也不容易哪,无儿无女。

除了靠家人亲信,还有谁呢?

没准,都没个送终养老的。”

于此戴权却不能理解榜单排名在读书人心里的位置了。

戴凤祥是很在乎的。

由于戴权对桑梓肃宁颇多照顾,他才得以进入国子监。

之前运道不好,县府院连年不中。

今年厉兵秣马出来,戴凤祥势在必得。

可科场又未必人人遂心,对贾琮便生出芥蒂。

“叔叔说什么话,侄儿一定肝脑涂地,万死莫辞。”

戴凤祥跪下表态。

他没听到让他起来,门外又传小钉子求见。

戴权说声:“你去吧”,起身去见人了。

.......

.......

几个木作拆了荣国府东路黑油大门西边的一堵墙。

引得西府不少下人围观。

贾赦大是不满意:“拆西墙补西墙,举人牌坊美则美矣。

可是两道门不对称,东边的墙显得别扭。”

顺天府领头衙役恭笑道:“大老爷不必担心,西墙拆了。

来日东墙也能拆,大门两边。

一座举人牌坊,一座进士牌坊。

没什么比这更荣耀的了。”

牌坊不是建城楼,木作、工匠们。

一天时间便营造成功,左邻右舍、宁荣街的居民们。

路过的。

不时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都说荣国府又发达了,出了一位举人老爷。

西府荣庆堂,众姐妹请安。

贾母留饭,王熙凤、李纨不在这里吃。

时人重小姑。

这两位嫂子只在旁边布让伺候,食不言寝不语。

众丫鬟端饭菜、汤点、钵盂、茶水。

规规矩矩,吃完了,气氛才热闹。

三春坐在一起。

贾迎春环顾两个妹妹:“我听司棋说,外边传进话来。

有人来议琮弟的婚事了。

司棋的叔叔就在门外当差。”

后来大观园的玫瑰露事件。

就是司棋派系和柳嫂子的内斗。

司棋的叔叔、婶娘都在西府。

外婆是王善保家的。

表哥潘又安也在西府。

司棋对表哥感情坚贞,一往无悔。

但嚣张跋扈也不假。

贾惜春好奇道:“唔?是谁?”

“据说是二老爷的一个门生的妹子,姓傅。”

贾迎春随时随地都带着一股软弱的温柔。

从来不见怒气。

听说是自己父亲的门生。

贾探春思忖未几,忽然笑道:“我知道是谁了,老爷的那位门生相公。

叫做傅试。

托老爷的关系,捐了一个通判老爷。

六品的官儿......他那妹子,闺名傅秋淓。

有人传过,年龄不小了,二十几了都......”

“呀,那不是黄花一朵了么?”

贾惜春取笑道:“为什么早早不嫁?”

贾探春冷笑:“高不成低不就,小门小户。

傅试不答应,大户人家,人家又看不上他们!

而琮三哥是庶出的......眼看如今有了前途。

他们就想将就将就,博一把了!”

贾迎春蹙眉:“也不知我将来的弟妹是谁。

来议亲的眼光高。

更不知他自己又是什么想法了。”

林黛玉、薛宝钗听着她们三姐妹的交谈。

贾母半眯眼,鸳鸯拿美人捶伺候她。

黛玉磕瓜子,一言不发。

薛宝钗只是在和李纨谈论管家的琐事。

贾宝玉听见了,撇嘴,装作听不见。

薛宝钗回蘅芜苑,才听说香菱已经送出去了。

薛姨妈不知真伤心还是假伤心,反正挺为香菱可怜的样子。

蘅芜苑装饰淡雅,窗帘、帐幔一色素淡陈旧。

薛宝钗半是撒娇半是劝说:“妈,香菱不过一个未开脸的丫头罢了。

随她去,哥哥可不愿失信于人。

否则,没由得叫人笑话咱们家!

妈若是要一个妥当的丫头,出点钱。

找人牙子,有的是。”

“宝钗,我有喜儿、贵儿就足够了。

人多了反而乱哄哄的,只是香菱这种品性的。

十个丫头也挑不出一个来。”

薛姨妈抱着女儿:“我听说琮哥儿中了举人。

有人忙不迭地找官媒婆来说合了?”

“嗯。”

薛姨妈看着女儿,欲言又止道。

“宝钗,你也过了及笄了.......”

“妈......”

薛宝钗撒娇,羞道:“这种事怎么能问我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您做主。”

薛姨妈欣慰揉了揉她的手,叹道:“你就是听话乖巧,既会识大体、端庄大方。

又会哄我开心,叫你出嫁,妈也舍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