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宣战(1 / 2)

作品:《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在这次年节大典上,真正呈现出了万邦来朝,共襄盛举的空前盛况。

以往李恪只在历史书中读到这一段,记载着大唐盛世的光辉岁月,而现如今他却可以身临其境,甚至自己也成为了这段辉煌中的闪亮点缀。

不过让李世民在意的是,曾连续几年都派使者前来朝贡的高句丽和新罗,这次却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当李恪走进承乾殿时,李世民正埋头在书案上,看起来脸色并不是太好,佝偻的身影尽显疲态。

看到这一幕,李恪心中首次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这位千古帝王的确也已经迈入了老年,又有谁能抵挡得住岁月的侵蚀呢?

只不过外人不会看到眼前这一幕,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总是将自己最伟岸英武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父皇,儿臣到了。”

李恪站在殿外行礼道。

李世民似乎没有听见,继续拿着御笔在批示着重要的政务,半晌儿后才点头让李恪进来。

“高句丽发生政变之后,泉盖苏文现如今才是掌握实权的人物,而高句丽也逐渐对我大唐表现出轻慢的态度,这次使者竟敢迟来两天,就足以证明他们的野心。”

李世民直截了当地向李恪提起高句丽的事情,而李恪也早就猜到,大唐和高句丽的战事早晚都是要发生的。

“父皇息怒,高句丽妄想反抗大唐那是痴人说梦,泉盖苏文野心勃勃却满脑子想着蚍蜉撼树,可想而知他们一定会失败,而且输得很惨!”

“自从前朝远征高句丽搞得损兵折将后,高句丽迄今为止还占据着不少原本属于前朝的疆土,我大唐自然是要拿回来的,但现在苦于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向高句丽发兵,所以朕要听听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m

李恪略微思索,回道:“那高句丽使者想必今天会上朝觐见,父皇可以质问他为何姗姗来迟,他若是撒谎掩饰,我们就可以当众揭穿并以高句丽有不臣之心为由发兵征讨。”

李世民纳闷地问:“你有证据证明高句丽使臣说的是谎言?”

“有,父皇尽管放心。”

于是在早朝时,李世民将高句丽使臣传唤入殿,并质问对方为什么会错过年节大典的时间。

这位高句丽使臣回答道:“陛下请息怒,从高句丽到长安城路途遥远,加上气候恶劣,大雨瓢泼,导致我们使团在泥泞的道路中拖慢了行进速度,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有惊无险的赶到了这里。”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接着问:“你们高句丽国中内乱,现如今由奸臣泉盖苏文把持朝政,告诉朕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陛下误会了,大将军绝对不是奸臣,他只是见荣留王昏庸无道所以为了高句丽的百姓们,迫不得己才做了这件事,现如今国中另立新君,有了一派全新的气象。”

“另外,大将军也想向陛下表明自己的忠心,无论高句丽国内发生了什么,我们对大唐的敬畏与臣服从没有改变过。”

李恪站出来冷笑道:“都弑君摄政了,还说自己不是奸臣呢,照你们这么说的话,天底下哪里还有什么奸臣。”

高句丽使臣有些尴尬,但依然强调他们对大唐绝对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