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晋王李治(1 / 2)

作品:《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在绝对的威压之下,闫昭仪只能明哲保身。

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别的退路了。

现在的闫家已经不是凭她的能力可以挽救的,唯一抽身的机会就是知情识趣地选择沉默,并希望李恪可以手下留情。

在闫昭仪走后,杨淑妃问李恪说:“这闫昭仪会把韦贵妃找来当靠山,我倒是没有想到,刚才我还有些担心收不了场。”

“如果韦贵妃更强硬一些,不相信你能影响临川公主的婚事,咱们该怎么办?”

李恪点点头回答说:“母妃这一点说得不错,要是贵妃娘娘不吃这套,我也有另一手准备,假如朝中大臣们都纷纷附和我,主张将临川公主远嫁呢?”

“我就不信贵妃娘娘能沉得住气。”

杨淑妃错愕道:“朝中大臣们会支持你的主张吗?他们不是太子党就是魏王党,剩下保持中立的大臣也未见得会站在你这边吧。”

在杨淑妃的印象里,李恪在朝堂之上总是显得孤立无援,只有他被太子或魏王打压的份,哪里会那么容易就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可今时不同往日,李恪通过各种手段,早已暗中培植了忠于自己的势力,现如今自然是能够在殿前制造一定的影响力。

且不说能不能通过一己之力来影响朝中局势,至少营造出一种声势,让韦贵妃忌惮那还是做得到的。

李恪走到杨淑妃身后,轻轻替她按揉肩颈,并说道:“母妃放心,儿臣早就不是之前的吴王了,现在我也有自己的支持者,他们会以我马首是瞻。”

这是李恪第一次向自己团队外的人透底,但杨淑妃终究不是外人,对她也没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杨淑妃听后很高兴,不过她没忘记提醒李恪,“吾儿长大了,适当壮大自己的实力来自保也是必要的,但你父皇最不喜欢结党,你日后要更加小心些。”

“放心吧,母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保护好你和弟弟。”

说起李恪的弟弟蜀王李愔,杨淑妃说他最近一直跟老九走得很近,前不久两人还一道结伴去城郊游玩。

老九自然就是晋王李治,杨淑妃有些纳闷的是,自己这个小儿子之前也没见他跟老九关系多好,怎么突然之间两人就亲近到一块儿去了。

李恪笑而不语,这件事他最清楚,因为李愔是得到他的授意才去接近李治的,不过这件事还不能直白地讲出来。

朝中要是有人听闻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有意拉拢晋王,真不知道会生出多少流言蜚语,也肯定会引起太子的警惕。

晋王现在也就十六岁,羽翼未丰,过早进入太子的视线遭受打压的话,对之后的储君之争恐怕将会造成难以扭转的不利影响。

“天色不早了,母妃早点歇息吧,儿臣有空就会进宫探望您。”

翌日正午,李恪早早走出吴王府,他并不是急着出门,而是在门前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

许久之后,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驾车的人是锦衣卫的零四,从马车里走下来的正是李恪期待见到的人,之前被诬陷杀人的李元芳。

“元芳,你受苦了,今天我在吴王府摆宴,替你扫除晦气。”

李元芳见李恪居然在府门前等着自己,心下感动之余,动容地说:“殿下,是元芳给您添麻烦了,这次我没想到居然会遭到奸人陷害,还要劳烦殿下替我洗脱嫌疑。”

说着,李元芳顺势就要跪在李恪面前,但被后者及时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