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旧案重提(1 / 3)

作品:《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第五百零五章旧案重提当前的情形对秋大人来说非常糟糕。

因为等明关一早,朝中就会到处流传关于他背弃魏主,投效吴主的谣言。

哪怕顶到头,他自前也仅仅只是跟吴主坐在一起喝了杯酒,仅此而已。

但人言可畏,官场如渊海,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平时素来跟他意见不合的臣们,肯定就会抓住这件事天做文章。

事情传到魏主耳朵里,保证能让他吃不了兜看走,就算魏主明面上不做任何表示,今后也必然会逐步疏远他,那么他在魏主派系中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秋大人很丧,他一再追问道:“殿下,阎裴是朝中命官,他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陇西,难道不需要有个交代吗?”

“"下官不过是在朝堂上说了些自己的看法,你就要伺私报复,这未免有**份了。”

李恪淡然地看了他一眼,说,“我不是说过了吗?我本意只是将他游街示众,来平息成州百姓商旅们的怨愤之气,你要知道那个地方各种番邦外族杂居,不及时安抚好他行,就肯定会闹出严重的后果。”

“至于闫裴的死,我也没有想到,谁让他才去那么天就弄得百姓声载道,人人都恨不得将他碎户方段呢?这个责任,你安不到我头上!”

既然都把话说开了,秋天人索性梗看脖子道:“殿下!你当朝中的又武百官都是傻子吗?这些不过是你提前准备好的说辞罢了,闫裴明明就是死在你的算计之下。”

“如果封主人人都像你这样,敢对朝中思忠臣痛下杀手,那朝政必将倾覆,酿成难以想象的恶果,下官只是仗义执言,为同僚讨个公道而已!李恪格忽然一拍桌子,赞道:“好一个仗义执言,可惜当年你儿子被贬出长安的时候,怎么不见有人替他仗义执言呢?”

“你说什么!”

秋大人的瞳孔骤然缩紧,对李恪突然提到自己儿子的事表现出强烈的反应。

李恪对他脸上的表情变化视而不见,并继续说道:“秋大人的独子,五年前因为卷入一青楼命案,最终被贬至南疆,不幸在路途中染病而亡。”

“这命案疑点重重,起初由大理等负责侦办,谁知最后却莫名其妙丢失了关键证据,也让你儿子失去了自证清白的机会。”

秋天人面色凝重,自光然间变得凌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