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六章收获第一份技术储备(3 / 3)

作品:《我的父亲是嘉靖

现在民间的工匠,还在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可官府养着的那些工匠就一直都是在吃老本。

给出点奖励,就是为了激励工匠们,只要能够有拿得出手的设计。

都可以换来巨大的财富。

没有什么比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更加现实的体现了。

刘敬堂将朱载坖带到了他的办公室当中,旋即小心翼翼地抱出了一口箱子。

只见刘敬堂的手指,在箱子上面不断地拼接图案,仿佛有着一套设计好的密码,不一会就打开了箱子。

“这个是按照殿下的要求,让木匠们设计的保险箱,没有锁扣,使用的也是鲁班锁的方式,没有密码的人,是很难短时间打开的。”

突然之间,朱载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才,多了许多好奇心。

能把一件东西,做成极高的艺术品。

得要多高的天赋才行?

除了手动能力强之外,还得有丰富的想象力。

可偏偏就是这么聪慧的民族,最后却再也没有什么辉煌东西研究出来。

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盒子里装着的不但有那件小小的编码印刷器,还有着制作图纸。

算是目前,朱载坖手中第一个技术储备。

小巧编码印刷器,在纸面上滚动,就可以自动地转换数字,其中运用到的齿轮连接让朱载坖差点以为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产品。

“好东西,若是咱们的印刷,能够像这个一样地随意变化文字,那么往后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印刷成本。”

里面到底是怎样的构造,从外壳上看不出来。

但不难想象,打造出这件东西的人,手艺已经达到了怎样的地步。

“给他安排一个特殊的位置,工钱每个月加倍,只需要搞研究就行,上工的时间也随便他自己安排,每一个新的技术,不管目前能不能用上,都可以给出一份奖励。”

朱载坖很快就下达了一个在刘敬堂他们眼中,很离谱的命令。

不但给涨了工钱,还给了一个更加宽泛的职务。

而且看样子,权利还不小。

想了想,朱载坖接着又道:“给他每个月额外五十两银子的研究经费,若是用完了可以继续申请,最高额度不能超过二百两。”

现在的印刷作坊,还没有任何的盈利项目。

可有了这样的一个编码印刷技术,就已经是赚大了。

刘敬堂心里虽然惊讶,可还是不断地点头,就差那个小本本记下朱载坖说的任何一句话。

“对了,那人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里?”

从高兴的劲头中回过神来,朱载坖不由地问道。

“那人叫陈老头,是个木匠,今日没想到殿下回来巡查作坊,就在刚过年那会带着银子回去给他儿子娶媳妇去了。”

基于朴素的百姓心思,这一点并不意外。

平日穷怕了,在大明的工匠,可没有多少地位可言,所以娶媳妇也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没银子,谁家姑娘会嫁给你?

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朱载坖也不是很惊讶。

“哦!好事啊,这样你替本王跑一趟送一份礼物,让他安心在家好好地享受一段时间再来工作。”

年纪此处,朱载坖立刻就给刘敬堂吩咐了一句。

刘敬堂心中暗道:看来殿下对有手艺的人真的很重视,要不,去工部多找几个能人进来?

据他所知,陈老头在工部还不是技术最好的。

当时因为朝廷国库空虚,没有办法继续发钱粮,才被人排挤出来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陈老头就会成为被人的嫉妒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