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作品:《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隆庆三年。

宗室制度已经改革了半年之久,许多底层宗室都找到了活路。

一时间,他们对皇帝感恩戴德的声音传遍了民间。

原本只能足不出户,勉强度日的他们,如今有的出海经商,有的在草原担任基层官吏,有的参军戍守边疆。

更有一批人在国子监埋头苦读,正在准备隆庆五年会到来的科举。

但是朝廷对宗室的开支还是没有减少。

因为藩王们还在。

本来朱载坖想把他们和南京勋贵一起都扣留在北京的。

但转念一想,还是先解决底层宗室的问题,让所有人都确确实实的看到宗室制度的不合理性,然后再收拾藩王更好一些。

而且,陕西,云南,辽东,广东已经开始推行商税了。

大明商税很低,主要是靠农税和人头税过日子。

朱载坖给这边境四省都制造了有利于商业的环境,现在是时候提高商税了。

陕西已经没有北方威胁了。

辽东的女真也被李成梁杀的乖的很。

广东因为解除海禁商业正在蒸蒸日上。

云南也因为在中央有顾问大臣直接负责,获得了比往年更多的优惠政策。

但现在的商税政策还比较粗糙。

朱载坖也知道,朝廷收了商税,民间物价会被抬高,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商人总是不会吃亏的。

这也是朱元璋定下很少的商税的原因。

但朱载坖不能因此放商税这块肥肉不管,大明要摆脱闭塞内耗的经济,商业是最重要的一环。

还是老话,先弄出来,然后再慢慢细化。

这一日,朱载坖叫来了陈洪。

这个刀子是该出鞘了。

“奴婢参见陛下!”

“陈洪,朕收到了锦衣卫密报,代王在封地又开始贪墨税收了!”

这个代王,朱载坖在第一次跟宗室要钱的时候就已经被列入了死亡名单。

他是典型的那种又蠢又坏的人。

聪明的藩王已经自已留在京城,称病不走了!

比如沈王,郑王。

陈洪愣了一下。

“陛下是…要奴婢查此事?”

陈洪有些不情愿。

自已好歹也是伺候天子的太监,为什么一个藩王的事要自已出马?

让冯亮去不好吗?

“因为朕只信得过你啊!”,朱载坖说着,拿出几封密报拿给陈洪看。

“奴婢不敢!”

“无妨!朕信得过你!”

陈洪狂喜,克制住自已快要露出的笑声,假装慌慌张张的接过密报。

好家伙啊!

代王在大同居然侵占屯田,还养了私兵?

还…私藏铠甲?

这是妥妥的谋逆罪啊!

要知道明朝对藩王造反是十分敏感的。

只要有这个苗头露出来,哪怕这个藩王不是真的想造反,那也会被发配凤阳高墙,永远囚禁。

打压藩王可是明朝的政治正确啊!

“派别人去,朕不放心!”

“你是个懂事的,做事有分寸,深得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