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 新的朝局(1 / 2)

作品:《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第二日。

李春芳请辞的消息在大朝会上才被公开。

短短几个月,大明两个内阁首辅接连退辞,让隆庆二年,以一种沉重且不安的气氛开始了。

朝廷的权力格局也引来了一次洗牌。

高拱如愿以偿,得到了首辅之位。

按照内阁的接班顺序和潜规则,内阁就是熬资历和讲究身份的地方,因此谁接班谁,大体上人们心里都有数。

张居正接任次辅。

张居正也是朱载坖的师傅之一,身份仅次于高拱。

资历虽然不如其他人,比如郭朴,他在嘉靖45年就已经入阁。

比如赵贞吉和杨博,虽然是和张居正同一年入的阁,但论资历,张居正要叫他们一声长辈。

他们都是可以对张居正说“老子当尚书的时候,你小子还在翰林院抄书呢!”的那种资历。

但皇帝都已经如此明目张胆的偏爱张居正了,人们也只能认命。

皇帝可是一上来就让张居正接管户部了,这可是仅次于吏部,甚至比吏部更重要的职位啊!

而如今,他们都位高权重了,自然不能再担任六部尚书之位。

而其他几人也已经担任了直隶省顾问,同理不能再兼任六部尚书。

六部的洗牌是这样的:

张居正之前担任的兵部左侍郎空了出来,这个职位由王之豪补上。

这个在军务上表现不俗从边境到京营都有任职,是从底层出来的官员,任知县,主事,员外郎,检事,以平定叛乱升迁,再到布政司,地方上的经历十分扎实。

隆庆五年的大阅兵就是他指挥的,这次大阅兵精兵强将,威震四边,是明朝隆庆年间新气象的一次浓缩表现。

户部尚书,朱载坖让马森来担任。

这位资历更老,嘉靖十四年的进士,跟赵贞吉同一届的。

朱载坖选他的理由就一个:抠门!

管钱的就应该抠门,不是吗?

他抠门色特性从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表现出来了。

早年任江西当巡抚的时候,就疏通了粮道,每年节省了几万两银子。

后来又上疏私盐的危害,有效禁止了地方上的私盐现象。

历史上,隆庆二年,隆庆帝想要花六万两买些金银珠宝,内阁通过了,卡在了户部这里,就是时任户部尚书的马森硬抗皇帝,最后隆庆只好收回命令。

他还有一个历史表现让朱载坖很欣赏他,那就是他是极力支持一条鞭法的重臣之一。

吏部尚书,是高仪来担任。

历史上,隆庆帝临终之前安排了三个顾命大臣,前两个是高拱和张居正,最后一个就是高仪。

此人历史上没有特别出名的政绩,但为人温和,吏部和礼部他都当过尚书。

朱载坖选他的原因和隆庆帝的选择动机是一样的,那就是中立。

虽然历史上高仪由高拱推荐担任礼部尚书,却并没有依附于高拱。

估计这也是隆庆帝临终之前安排他当顾命大臣之一,让高拱和张居正之间扮演调和,调解的角色。

高拱被张居正赶出宫去一个月后,高仪寝食难安,吐血而亡。

虽然朱载坖信任高拱和张居正,但自已还是要在吏部尚书位子上安排一个相对中立的人。

一来是为了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因为历史上高拱就控制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多次铲除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