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兵发成武(1 / 2)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昌邑。

刘备捏着手中的战报,整个人兴奋到不能自已。

还得是子毅啊!

居然把张邈的老窝给端了。

干得漂亮!

“伯台,伯台!”刘备向外面喊道。

孙康很快从外面走了进来,“主公有何吩咐?”

“去,众将都请过来!”

“遵命!”

孙康抱拳转身而去。

不多时,徐州群臣便受到召唤,陆续抵达州府。

数日前,关羽大败袁遗之后,携大胜之势兵临昌邑。

张邈知道徐州大军凶猛,当即决定暂避锋芒,率军接应到袁遗之后,便下令后撤,率军返回了成武。

而刘备也没有下令追击,反而给足了张邈撤退的时间。毕竟徐州大军远道而来,士卒疲乏,也不好继续鏖战。

就这样,双方再次展开了对峙。

决定一州命运的大战,哪能这么轻易开战。

尽管刘备对自己的军队极有自信,还是决定稳扎稳打,耐心等待着破局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解了昌邑之围,率军入城的三日后,刘岱便立刻提出了辞行,率残部北上东郡去了。

坦白讲,刘岱这一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包括郭嘉。

毕竟徐州是响应你这位兖州刺史的求援,才率军入兖,征讨逆贼。

现在你都要跑路了,我出兵的法理依据就不存在了。

这件事,简直比当初刘备入城时,与刘岱的会面还要尴尬。

毕竟那次在荀攸的言语调解下,两人还算保持了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

这次呢,又该怎么办?

让刘岱走吧,自己失去了法理依据。

不让刘岱走?

人家才是兖州刺史,你拿什么借口阻拦!

至少在完全击溃张邈之前,徐州不可能和刘岱翻脸。

刘备召集麾下部众商议了一圈后,最终还是决定放任刘岱离去。

一者,他此番北上,最多退到东郡而已,对整体战局没什么影响。完全可以等收拾完张邈后,再回头处置他。

二者,他走了,徐州大军虽然没了法理依据,却也没了掣肘,仗就能打得更顺畅些。

只是临走之前,却是要把大义名分给定下来。

于是,在临行的前一日,刘岱以兖州刺史的名义,下达了一道钧命。

由于在之前的战事中身受重伤,痛失一臂,刘使君心力憔悴,难以应对贼军进攻,打算回到后方养伤。

而前线战事,将全权交付徐州大军。

如此一来,大义名分算是有了。

第二日,在刘备亲自出城相送下,刘岱率领残部北上东郡。

至此,刘备完成了对整个山阳郡的掌控,颇有些鸠占鹊巢的意味。

时间又过了数日,张恒的捷报便送了过来,也就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兄长,唤我等何事?”

张飞刚走进来,标志性的大嗓门便随之响起。

“翼德,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