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3 / 5)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张恒伸出了两根手指,“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政,其二为军。”

“会造成多大影响,阻力有多大?”

与其说是在问阻力,倒不如说是问会触犯多少人的利益。

“我先说,你且参详一番。”

张恒理了理思路,缓缓开口道:“其一,如今的州府制度,应对一州之地是足够了,但随着咱们的地盘不断扩大,其间便有了阻碍,政令无法快速传达,更遑论上行下效。

我意,效仿朝廷尚书台,分设六部,各司其职,各有所序,以提高政务效率。”

听明白张恒改革的大致纲领后,荀彧不由舒展了眉头。

若只是简单的人事变动,倒是不会引起大的反弹,而且有成例在前,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汉代的中枢系统分为三公九卿和尚书台,这是一道简洁且高效的行政班子,除了监察力度不够之外,其他倒还好。

但是到了州府层面,行政权限就有些模糊了。

刺史下面,只有诸多从事,每一位都没有明确的权限职能。手中有多大的权力,全看君主的信任程度。

就比如说,如今的荀彧和糜竺,硬要算起来都算是徐州从事之一,但手中的权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张恒要做的,就是明确职权,以此提升行政效率,打造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

汉代的尚书台,设有六部尚书,分管六曹,这便是隋唐之后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只不过这些尚书都属尚书令统辖,位卑秩低,手中权限并不够大。

既然有了尚书台,张恒设立的新机构,就得重新取名。

任何改革都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动,不可能一蹴而就。以目前的程度,张恒纵有后世的知识体系打底,也只能领先时代半步而已。

“我意,在州府之下设立政务府,府令一人,秩千石,主掌政务。另外择贤良数人入府,参政事。政务府下设立六部,分别为礼、吏、工、户、刑、商,每部一位尚书,两位侍郎。”

“这不就是尚书台的六部功曹吗!”郭嘉说道。

“不错,正是仿效朝廷中枢设立,如此才能明确职权,提纲挈领。”

荀彧沉思片刻,开口道:“若如此改制,倒是不至于引起反弹。只是,仿照朝廷尚书台规格,终究逾矩,此事如何解决?”

“请玄德公上疏,请求朝廷下放权限便是,此事不成问题。”

“但如此一来,政务府权限难免过大,这六部尚书的人选,子毅可得好生斟酌。”荀彧面色凝重道。

“权限虽大,却也相互制衡。且有府令与入府之臣在上,倒不至于权力失衡。唯一值得商榷的,便是政务府令的人选,非王佐之才不可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