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伪造般若心经(1 / 2)

作品:《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想好应对办法,叶知秋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他将丝绸卷摊开,露出里面的心经手卷。

整个手卷由五张已经泛黄、边缘卷起的宣纸册页组成。

手卷的装裱也十分细致、考究。

由上等丝绸作为裱褙材料,四周辅以云纹锦织。

背景为米色,与册页上黑色的墨迹相得益彰。

首尾的册页空白上,还有着多达二十种的递藏铃印,有个人藏家也有古代书阁印章。

足以见这卷心经,为货真价实的真品。

心经册页的宣纸保存状况极好,表面虽有老化痕迹,但纸张却仍有一定的韧性。

不见任何破损、脏污处。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能让叶知秋断定,心经之前肯定保存在谭天梅父亲手里。

以整个古玩协会之前的所作所为来看。

这个打着官方旗号的组织,为了售卖违法古董,不惜包下整只船,来到公海这种灰色地带。

若是他们真藏有如此宝物的话,恐怕早就在第一第二届交流会,把心经手卷给卖出去了。

不可能保存到现在,才打算售出。

这也侧面印证了,谭天梅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目光凝视着册页,叶知秋立刻被其中灵动的书法风格所吸引。

赵孟頫大师的书法,以楷书见长。

而眼下的般若心经,更是在他书法造诣达到巅峰时的作品。

五张册页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笔画间既有晋唐遗风的古雅,又带着赵体楷书的典型风格。

其中点画、结字、章法的风格无不源自于王羲之、王献二人!

册页中的留白疏密有致,每列的间距也恰到好处,多一分则散、少一分则挤。

同一列的字体,有的字粗拙浓重,有的字空灵纤柔,二者相互穿插、使布局充满变化与灵动之感。

尤其是在相同字的处理上,笔锋、顿挫绝不雷同。

譬如心经中第二册的六十八字中,有十一个“无”字,特别是其中一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每个“无”字,下笔的角度、线条的粗细、笔画的简省等诸多方面,完全达到了字字不同的地步。

心经全册笔法纯熟自然,下笔果敢,二王的风格已经信手拈来。

锐利的尖锋入笔、出笔,锋芒毕现,书法已入至臻,直逼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叶知秋扪心自问,他的书法恐怕不足赵孟頫的百分之一。

想要完全将其临摹出来,实在不太可能。

好在凭借着过目不忘,及绘画的技术,临摹出个七八分像的赝品,应该不算太难。

借助着月光,叶知秋目光凝视着册页,一行行看了下来。

每个字的入笔角度、轻重、转折都已经了然于胸。

册页上的近二十个铃印,虽然增加了临摹难度,但以他的绘画技术,做到铃印方面的以假乱真并不难。

足足过去了十分钟。

叶知秋这才缓缓放下手卷,揉了揉略显酸涩的眼睛。

他准备开始临摹。

好在这书房里有文房四宝等用品,不需要他再额外寻找。

眼下最困难的,是要找到一张与心经手卷老化痕迹相同的宣纸。

这种东西他不仅没有随身携带的习惯,整个书房里也没有现成的材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