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80巴山猎耕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97章 已是隆冬时节(2 / 2)

作品:《1980巴山猎耕记

相比起来,还是四合院子更容易接受些,陈安家的别墅造型的房屋,还是太超前些,尽管住着也很舒服,但总有些特立独行的感觉,接受度不高。

甄应全所说的五百多块,还只是单纯蜂蜜和采药换来的钱。

还有存放在陈安家里的麝包、皮毛和熊胆,都还没有出手。

这些东西卖了,还能有不少的一笔钱。

这是村里人不敢想象的,说出来怕是会惊掉很多人的下巴,当然了,三人也不会蠢到把这种事情往外说。

“今天到我家吃饭,不去不行!”

甄应全把话说在了前头。

宏山立刻有些急了,突然停住脚步,跟在后边的甄应全差点撞上:“甄叔,这话我才刚想说……不要跟我抢撒,我好长时间没请狗娃子到我家里边去耍了,你也很少到我家,就不要想着去你家了,都到我家去!”

陈安回头看了两人一眼,笑道:“不要争,等回到村子里,中午在甄叔家,晚上到蛋子哥家,反正我吃现成嘞,不吃白不吃!”

闻言,宏山和甄应全都笑了起来,异口同声道:“耿直!”

果然,三人回到石河子村,陈安背着药材,径直去了甄应全家里,吃了中午饭才回家,晚上也如约去了宏山家里吃晚饭。

接下来的时间,阴雨不断,山里一天到晚,都在蒙蒙细雨笼罩中,到处湿淋淋的。

在家休息了两天的陈安,将那些药材简单处理,在仓房里晾着。

第三天就待不住了,穿了蓑衣,提了锄头,到山上去挖蕨根。

冯丽荣也将孩子交给耿玉莲领着,每天跟着陈安忙进忙出,将那些蕨根一背篼接一背篼地背回家,洗干净后交给下雨除了下午放羊干不了别的事儿的陈子谦榨粉。

这雨一下就是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小两口弄了不少蕨粉,没有太阳,就在灶房里拢了柴火进行烘干,以粉末状保存着,等到要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弄成蕨粑做菜,或是做成蕨粉粉条煮着吃。

这是很好的粮食,在后世,甚至盛传,每天清晨吃一碗蕨粉,连吃一个月,胜吃其他补品。

这灾荒年代的救荒食品,都上升到了保健食品的范畴。

天气放晴后,陈安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领着冯丽荣,到山上刨了不少葛根回来。

山里的葛根有两种,一种是苦的,可以提炼药用的葛根黄酮,拿回家切片晒干,送到收购站出售就行。

另一种是甜的,用来吃,不仅能做成葛根粉条,直接冲水就能喝,比藕粉的味道还好。

葛粉和蕨粉,因为取自山里,被山里人统称为山粉,都是好东西。

也就是蕨根挖的人不算多,这玩意儿,十五斤左右的蕨根才能榨出一斤粉。

葛根抢挖的人就多了,能换钱,又能用来吃,山里人都知道了,哪怕便宜,十斤就能出一斤葛粉,那也是了不得的东西。

哪怕价格便宜,只是五分钱一斤,平日里就有很多人进山采挖,附近的山沟,几乎被采挖一空,陈安只能走得更远些。

经常进山,哪里的葛根多,哪里的葛根大,他心里有下数。

那些大的葛根,挖出一棵,甚至一个人背不动。

两口子接连采挖七八天,除了留着卖的苦葛根,甜葛根粉也攒了差不多两袋。

早上的清霜越来越浓重,到了刨红薯的时候。

如同意料中的一样,那些刨挖出来的红苕,小得可怜,能达到三两的,都几乎没有。

好就好在种的面积不小,份量还是很足,只是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刨挖。

一斤红苕能出半斤苕粉,能做粉条,也能做成饭来吃,剩下的渣子,还是喂猪催肥的好东西。

葛藤也被收回来,一部分晾晒着,留着冬季喂羊喂牛,一部分切细晒着,留着喂猪。

接着将地里已经变黄的那些南瓜一个个收回来堆仓房里放着,平日煮着吃,或是蒸出来混合面粉做成南瓜饼,也是好粮食。

关键是,家里还有两只熊猫,它们吃这东西也很厉害。

等到一通事情忙完,早已经入冬好一段时间了。

每天早上,要么就是看不出十米远的浓雾,要么就是能压弯草叶的浓霜,天气一下子冷了很多。

真正进入农闲时节了,也是山里的枯水季节。

陈安趁机到村里请了十五人,把水潭下游挖出一个缺口,把水潭里的水给放空,然后从山上取石头,在水潭上游修了水渠和三台水坎,并把水潭周边薄弱的地方用石墙进行了加固。

下游的缺口,也砌了石墙,留了排水的闸口,水潭底部则是从河里捞了石头,铺上了一层。

从渠口放水下来,一路流淌,到了三台石坎上,哗啦啦地分开,形成三台小瀑布,灌注在水潭里。

这一档子事儿,花了陈安五百多块钱,在陈子谦看来,是非常不值当的。

只是陈安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些鱼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收入,算是一种投资,坚持要这么做,陈子谦也只能随他,别的不说,单是东山坡上采那些石头,就无形中修出不小的一片台子地。

待水潭的水重新灌注满了,沉淀了三天后,陈安将那几条一直用石头围在河里养着的鱼,放入水潭。

从那以后,水潭里的鱼,再没有出现翻肚皮的情况,接下来,只需要往里面放入更多的鱼就行。

而就在三天后,天气阴沉下来,天空彤云滚滚,已是隆冬时节,大雪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