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80巴山猎耕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5章 难能可贵(2 / 2)

作品:《1980巴山猎耕记

去年秋季收起来的粮食,放了那么长时间,到了这时候,总会生很多虫子,把包谷蛀出很多虫眼,是很常见的事儿,一把抓下去,总夹杂着不少灰白粉末。

包括昨天晚上收起来的那些也是一样,袋子口一打开,就能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小黑虫子往外爬。

那些还卖到三四角钱一斤呢。

这壮年只开口要两角一斤的价格,已经很实诚了。

壮年再次来到门口,打开院门,只将陈安和宏山放进去就又将门关上,领着两人到屋里装粮食,过秤。

趁着这机会,陈安问道:“老哥,能不能给我们指一下路,说说大概哪些地方还能买到粮食?”

“我们这里这几家都可以去问问,还有,翻过南边那道山梁,坡面上还有三家人,偷开的荒地也不少,另外就是,顺着山沟下的小路,一直往里面走,阳坡上还有零散的几家人,都可以去问问。”

“谢了老哥!”

男人手脚麻利地找袋子装了粮食,大概是看着装粮食的柜子一下子浅下去不少,赶忙将装进袋子里的粮食又扒回去一些,一过称,称了八十三斤。

付了钱带着粮食离开小院后,将东西分给其他人背着,陈安这次学聪明了,让他们就在远处等着,他和宏山两人,一家家去询问。

大都舍不得卖粮,也就少数几户,想着给自家儿女换点钱买双鞋子或是买点纸笔之类的学习工具,才出售一点点,也都普遍讲成两角钱一斤的价格。

也就是有一家的包谷比较好一些,给到了两角五。

零零总总,在这几家人这里,也差不多凑够两百斤的样子。

随后,陈安和宏山领着一行人,继续往山里找去,一户一户地去问,折腾了一天,也不过就凑够六百斤的样子。

就在这天傍晚的时候,他们到了鹞子岩。

隔着老远,大核桃树旁边的小屋前就传来了狗叫声,是那条生了招财、进宝的母狗。

听到狗叫,屋子里的大爷出来站在门口,朝着外面张望,见十个青壮顺着山道鱼贯而行,朝着自家山坡上的屋子上来,也就一直站在门口看着。

陈安见到老人,笑着打招呼:“大爷,身体还好撒?”

老头打量着陈安,时间隔得太久,他已经不记得陈安了:“你是……”

“我是李豆花的徒弟,前年你送了我两条猎狗的那个!”陈安赶忙说道。

一听到李豆花,提起猎狗,老头一下子记起来了:“是你嗦,想起来了,快快快,进屋烤火!”

很显然,他对李豆花很放心,所以对陈安他们也放心,将一帮子人都招呼进了屋子。

见几人浑身湿淋淋的,又赶忙到外面抱了些柴火,将火加大一些,让他老婆子去打了些水烧着。

你们来干啥子之类的话,几乎每到一家,都会问上一遍。

陈安先将来意说明,老爷子条件不错,儿子是有工作的,虽然住在山里,却也不缺吃喝,他自己也开有一些荒地,答应卖百来斤粮食。

对这接连的洪涝,也是连连感叹,自己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雨下得这么厉害的。

他转而问起李豆花的情况,问起那两条青川犬的情况。

听到陈安说李豆花身体康健,两条青川犬很有灵性,一只是自己狗帮的头狗,鼻子很好,一只学会掏后门,也很厉害,听得他满脸堆笑。

晚上的时候,十人就在老人家里住下,晚上吃的简单,就是些疙瘩汤凑合着吃了顿热乎的,安排在屋子里住下。

平日里没什么人来,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床被,只能是用些平时搂来的松毛,在屋里铺了一片,让他们住上一晚。

火塘里的火彻夜未熄灭,倒也不冷。

尽管都是些青壮,这样的雨天如此折腾,一个个都受不了,吃饱了,衣服也烤干了,往松毛上一躺,很快就起了呼噜声。

其中还有两人发了高烧,也亏得老爷子这里有草药,熬了些喝过,发了汗,睡上一觉,算是止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大爷又给他们煮了疙瘩汤,吃过后,他披上蓑衣,让陈安他们将东西留在屋里,亲自领着陈安他们到山里去找藏在里面的一户户人家。

有老爷子帮忙,这一天折腾下来,又弄到几百斤粮食,已经够他们背了。

在此又住了一晚,在第三天早上,陈安等人背着千多斤粮食,踏上返程。

本就是一路往回走,已经走了不少路程,他们这一行人紧赶着,在傍晚艰难地回到石河子村的时候,陈子谦和宏元康领着两队人都还没有回来。

这是几天的奔忙换来的结果,可就他们辛苦弄回来的这些粮食,平均下来,一个人也分不到几斤。

直到这时候,陈安才真正体会到,上辈子的时候,村里人度过这场洪涝,是何等的艰辛。

好在,村里人为了口吃的,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冒雨上山挖蕨根,挖葛根,回来榨粉,包括山里那些接连被暴雨冲刷,还残存的山野果子,采挖回来的折耳根、冬寒菜之类,只要能吃的,都往家里弄。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陈子谦和宏元康领着的两队人才分别在中午和傍晚返回,也各自带回千多斤的粮食。

估摸着省着一点吃,配合着野菜之类的东西,应该能撑到救济粮的下放了。

现在,陈安不敢再看不起那每人每月二十斤的救济粮,更不敢再嫌弃其质量,哪怕在烘干的过程中弄焦了,也难能可贵。

在家里休息了两天,陈子谦领着人将关在山洞里的黄羊拖了五只回来,宰杀以后,分给各家各户。

陈安也开始组织青壮,准备冒雨进山,弄些猎物回来。

夜幕降临,一大帮子人围在公房的火堆旁,纷纷说着各自听来的信息。

没少往山里找吃找喝,总能遇到些野物。

在哪里看到什么样的脚印,在哪里看到了新鲜的粪便,陈安细细地听着,估摸着是什么猎物,大概在什么地方。

一番归总后,锁定了一群前天有人看到在地里翻拱红苕的野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