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倭国求和(1 / 2)

作品:《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倭国飞鸟城。

昔年倭国天皇御所之地。

自倭国第一个女帝王推古天皇于六世纪末在丰浦宫即位以后,直到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的约百年间,历代天皇都将宫殿和都城设在此地。

在这个飞鸟时代,倭国从中国引进了法律和官僚制度,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国家体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皇时代”。

然而元明天皇命人模仿唐都长安,建平城京,后迁都平城京,倭国历史上著名的“奈良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不过今日飞鸟城外却是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势如破竹的大明战兵!

一万精锐明军,在李弘壁的率领下,竟然从下关城一如势如破竹地打到了飞鸟城外,正式进入了倭国京都区域之内!

再继续往前一步,那可就是倭国现在的都城平安京了啊!

足利义满在耗时一个月后,终于再次凭借崇高的个人威望征召到了三万联军,此刻正驻扎在这飞鸟城外。

没有办法,他也很想早点出兵,抵御住不断进攻的明军。

奈何倭国的政治体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并不是什么高度集权的中央体制。

事实上,天皇时代确实如此,可是自从镰仓幕府窃取了倭国大权之后,天天皇沦为了傀儡吉祥物,而幕府名义上执掌天下,可实际上却是形同于一个大的贵族,统率地方上小贵族,一起行事。

比如地方大名叛乱,足利义满可以率领幕府军前去平定叛乱,但也凸显了幕府体制下对倭国地方的掌控力,本就远远不如天皇体制。

天皇观念早就深入人心,是倭国子民从小就接受的一致观念。

所以幕府只能是幕府,不能是天皇朝廷,他们也不敢真个屠戮了皇室,自己做上那皇位,只能是以幕府将军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然,天子诸侯之说,都是往他们脸上贴金了,说白了就是村镇械斗罢了。

正因为这畸形体制,导致足利义满只能延缓了一个月时间出兵,结果就是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到了飞鸟城外。

这些地方大名眼见明军是动真格的,想要覆灭整个大和国,那也是真的慌了,所以才会响应足利义满,立刻进京勤王。

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李弘壁也没有急着继续进军,而是在等待辎重大营将火炮运送过来。

急行军的时候,大明战兵并未携带火炮,毕竟那玩意儿太过笨重,会拖慢行军速度。

因此李弘壁留下了千人组建辎重大营,一方面负责搜刮金银财宝和钱粮物资,另一方面则是负责运送火炮,此事交给了郑和亲自负责。

算算时间,再有半月辎重大营就可抵达了,因此李弘壁丝毫不急。

将士儿郎的性命也是命,不能就这样白白耗费在倭国土地上面。

不管这些倭军兵力如何,在绝对火力压制之下,都是纸老虎罢了。

明军不着急,倭国却是急得很。

足利义满对明军的做法很难理解。

毕竟按照常理而言,他们迅速进军攻破京都,这才是明军该做的事情。

异地作战而且还是深入腹地,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统兵将领,都会选择这么做!

毕竟一旦给了自己时间,赶来勤王的地方大名只会越来越多,自己麾下的兵马也会越来越多,这对明军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是明明偏偏就这样停下来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难不成明军还有其他倚仗?

陡然间,足利义满就想到下关城之战。

传闻明军动用了极其恐怖的火炮,直接击溃了足利义嗣的两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