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铮铮大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六章:舌战群谏(2 / 5)

作品:《铮铮大宋

“其后嗣可有在朝为官?”

“长子张友真,昔为秘阁校理、同知礼院、赐进士出身、知襄州,因剿贼不利,罢归除集贤殿修撰。幼子张友正,杜门不治家事,居小阁学书。”陈执中再次禀道,显然已事先做了一番工夫。

官家思忖了片刻,点点头不再追问,只是叮嘱陈执中尽快拟取谥号、起草悼文。

随即,枢密使宋庠发言:“大名府报疆界有契丹人劫掠村落,伤民二十九人,死八人,掳走民妇二人,耕牛两头,羊三只,禽若干……”

官家恨声道:“令大名府照会契丹谈判,请其捉拿肇事者,不可坠我大宋声威。”

继宋庠之后,又有三司使叶清臣发言:“河北急报,水灾之后果然滋生瘟疫,各州县催促朝廷尽快运达疫药……”

官家有些不悦道:“此事由三司衙门催促河北各级转运使即可。”

叶清臣又奏道:“有人奏河北缺粮,恳请挪当地军粮……”

不等他说完,枢密使宋庠皱眉打断道:“挪当地军粮以济灾民,何以养军?”

作为枢密副使,庞籍亦相帮宋庠表示不可。

但叶清臣表示:“可命大名府调钱粮用以养军。”

三人就此事争论起来,最终官家做出裁决:“若河北各级转运使运粮不及,可先挪部分河北军粮以济民,日后补足军粮即可。”

宋庠、庞籍、叶清臣见官家做出裁决,不再进言。

随即,又有权开封府事钱明逸上奏,奏近五日京中发生火灾之事。

倒不是说开封府只管火灾,也不是说偌大的汴京连个殴斗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例子也没有,不过是火灾的威胁最大,相较之下,殴斗伤人、哪怕致人死亡,也不够格在朝议中被提及。

继钱明逸之后,又有五品以下官员奏报发言,言及官员业绩,生老病死,又有隶属于三司衙门的郎中、员外郎奏报关于盐铁米之事,比如冶铁致官员、工匠伤亡,何处矿井有人死去,还有何处储粮的仓库出现纰漏,致潮湿、鼠害等等。

这部分的奏报最为繁杂,别说官家,就连赵旸都听得头昏脑涨,暗暗咋舌于管理偌大一个国家的不易。

等到最后一名官员奏完,殿内终于恢复了寂静。

按例接下来就是台谏发言的时候了,先前被一通繁杂奏报搅地昏昏欲睡的诸朝臣,此时也振作精神,等着看今日的好戏。

出乎众人意料,殿中侍御史张裪率先奏道:“臣裪,近日足疾复发,疼痛难忍,恳请官家许臣出知地方。”

来真的?

昨日曾去钱明逸府上赴宴的众朝臣纷纷看向张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