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47 一日看尽长安花(六)(2 / 2)

作品:《汉末三十年

“什么?此言当真?可带来样本?”何思安豁然起身,激动的问道。

“下官临行前已然将部分样本送去荆州科学院用作绝缘实验,至于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还有一部分留在成都科学院中,剩下的则被下官北行时一并带来,就在下官下榻的驿馆之中。”李恢如实回道。

“好,你速命人取来送到若兰那边,让她鉴定一番。”吩咐完这一切,何思安仍然难言激动之情,甚至起身来回踱步,最后重重一拍手,看向李恢,声音略显颤抖的开口:“若经过鉴定真是那橡胶,德昂当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闻言,厅内一片哗然,上一次何思安如此说,还是面对张鲁,难道说这橡胶的作用堪比水泥?眼角的余光瞥见众人终于被橡胶的话题所吸引,内心也不由得长舒口气。

在很多人看来,坐上那把龙椅也许是毕生所求,但在何思安眼中,那个位置代表的则更多地是束缚!现在的他真的不希望被束缚在那看似很大,实则很小的皇宫之内,他更希望可以像个普通人一般参与在时代进程的第一线,不单是他,甚至敖若兰、黄月英应该也是一样的想法。想到此处,何思安勾起嘴角。

“德昂做的不错,接下来士元来说说凉州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何思安也模仿徐庶的口气,着重强调了‘凉州’二字...

...

成都,同样激动的还有一人,便是历史上有着三国第一发明家之称,现在是何思安手下工部副侍郎马钧、马德衡,此刻的他已然兴奋的仰头痛哭,甚至周围官员劝也劝不住!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望着眼前已经凝固的橡胶,马钧语音哽咽,脸上的鼻涕看上去有些滑稽,却无人嘲笑,在场之人皆是与马钧志同道合,一门心思全用在研发创新上的学者,自然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轮胎啊!!有了这东西便可以真正实现自行车、蒸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的同时将损耗降到最低!而且若真如敖院长所言,这橡胶还可以用作电堆的绝缘材料,那么便意味着‘电’可以用作百姓日常使用!不但可以照明,甚至可以用作敖院长所言的电报!电报啊!”

闻言,一旁的科学院众人终于反应过来,其中一位年轻人用同样颤抖的声音说道:“莫非是院长大人所提出的呼吸间便可传递消息至数十里之外的电报?”

“答对了!恭喜你都会抢答了!”马钧激动的拥抱了下对方。

青年目瞪口呆,甚至顾不上被擦了一脸的鼻涕,也变得无比亢奋,很快,整个科学院瞬间变得沸腾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