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杀神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一章 袁宗第摆好架式(2 / 2)

作品:《大明杀神

做好了安排之后,袁宗第便亲带近八万顺军,以右先锋为张能、左先锋谷英,他为中军的阵型直奔恒山山脉中寻找战机。

张能不用说了,李自成手下二十二将之一的果毅将军。

谷英就更厉害了,不仅同为二十二将之一,还是威武将军。如果立下更多战功,那是随时可以升为制将军,也就是现在袁宗第这一档的存在。

三位李自成手下的老将,这便摆开了阵势,等待着明军的到来,然后在这里准备决战。

对于袁宗第的种种安排,朱常武派出了龙军侦察兵,外加侦察用小型无人机,很快就了解了一个大概,消息也就传入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感叹于老师打探情报的厉害,朱慈烺一边行军,一边叫来了胡云峰和吴麟征,商议出了一个不管敌人几路来,他们只管一路去的战法。

兵力并不占优势之下,朱慈烺决定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到一起,这才可以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

想法是不错,但在朱常武看来,还是太过保守了一些。

这一次可是他们负责攻,对方负责守的。现在把兵力集中于一点了,那岂不是上来就有防守的意思。再说了,久守必失,时间一长,难免会出问题。

更不要说,明军不仅是兵力不如人,便是战力也是远远不如人的。

之前明军之所以打了这么多的胜仗,不过就是朱常武和龙兵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已。若是没有了他们,同等的兵力之下,未见得明军就会占什么便宜。

明军的士气是很不错,但那是不断打胜仗的结果所在,一旦若是明军打不了胜仗的话,士气就会衰落,那个时候在面对着不管是兵力还是战力都优于他们的顺军,大败便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看到了这些个结果,朱常武却并没有要阻止的意思。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总是会面对一些个挫折。再说了,这五万明军太顺了,一直以来都没有遇到什么血战,这极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朱常武也有必要锻炼他们。

不去提醒,但并不是说朱常武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比如说,五百龙兵会行动起来,做好辅助的作用。一旦战场上的局势于己不利,他们就会迅速出击,扭战转局。

朱慈烺顾不得那许多,一天天除了赶路之外,便是与胡云峰和吴麟征一起商议着作战方案。事实上,三人都不属于战场老将,或可以说,他们其实都是战场新丁。

朱慈烺自不必说,还不到十六岁的他,这是第一次出京城,第一次真正与军队在一起,和新兵并没有什么区别。

胡云峰呢,以前接触最多的就是师傅、师兄还有梁军三人了。这也是出山之后才认识了更多的人,然后就被朱常武给赶鸭子上架,带起了兵,还封了一个五军都督大统领的官。

即便如此,他对军队的事情也只是在慢慢了解,就算说他是新兵也并不为过。

三人中唯一一个好点的也就是吴麟征,他当了将军多年,绝对算是老兵。但性格使然,他属于守城之将,并非是开拓之将、拼杀之将。故对于如何打仗,同样是心中没谱。

就是这样的三人如今却是凑到了一起,掌握着五万明军的生死与胜败。

朱常武能不知道这些吗?

他当然知道,但朱常武认为,打仗是一个极为锻炼人的活计,这是最好的拔苗助长之所。想到需要自己的人才,那就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如果说一丁点风险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战场嘛,那是什么意外都有可能会出现。可不管怎么样,只要他在,就可以绝对的保证朱慈烺和胡云峰的人身安全。

凭着有了这种底线,他不介意给他们机会锻炼,朱常武也是太需要人才。想要中兴大明,仅是靠他一人是不够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五万明军在皇太子的带领之下,出大同、过怀仁、走应州,最终进入到了马邑,来到了恒山山脉附近。

一路而来,完全没有遇到什么顺军,也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可越是这样,朱慈烺心中就越发有些心中不安,因为他知道,顺军没有节节抵抗,就等于让他们失去了逐一歼灭敌人的机会,接下来敌人一旦集中,必然会有一场大战和恶战要打。

到达马邑之后,龙兵这边的敌情通报也送了过来。往西南就是朔州,可经由那里入阳方,跟着翻过恒山进入到山西镇,进入到宁武关附近。在那里并没有什么敌人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