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无处不在的齐国人(2 / 5)

作品:《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所以,皇帝陛下需要一个新的神殿,一个位于帝国境内的“皇陵”。

不过,在许多宫廷大臣看来,皇帝陛下这种大兴土木的狂热似乎基于帝国某种不确定的未来命运基础之上。

到了这个时候,哈布斯堡王朝仿佛看起来要走到尽头了。

因为,皇帝陛下没有儿子,除非他的皇后能经历发生在施洗约翰母亲身上的奇迹,否则,他是不可能有男性子嗣了。

再除非,皇后不幸死去,他再娶一个年轻的女人,而这是不可能的。

早在十年前,不论是奥地利宫廷,还是欧洲各国,许多人逐渐形成共识——尽管皇帝陛下自己无法接受,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将继承他的皇位,从11世纪开始的一直由直系男性继承皇位的做法要终结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给哈布斯堡家族带来的麻烦还没有像法兰西这样的国家那么严重。因为,在法国,女性是不能发号施令的。

而哈布斯堡家族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传统上就有女性参政的先例。查理六世自己的姐姐玛利亚·伊丽莎白自1725年起,就代表皇帝陛下掌管奥属尼德兰。

严格按照法律来说,玛丽亚·特蕾莎可以女王身份统治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并作为女大公统治奥地利。但是,她却不能获得推举权利坐上帝国皇帝的宝座。

因为,按照古老的查理曼的法规,即人们熟知的《萨利克法典》,只有男性才可以获得帝国皇位的推举。

不过,查理六世依旧想要将帝国的皇冠留在哈布斯堡家族,留给他唯一的继承人,留给他的女儿。

为此,皇帝招来许多学问精深的学者和修道士,让他们整理和编撰出一份充分说明哈布斯堡家族血统的翔实历史记录,要去除掉过去的传奇成分和道听途说,提供大量的证据史实,以宣扬家族统治帝国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并能经得起最苛刻的法庭质疑。

另外,皇帝陛下还为自己的女儿选了一位极为“合适”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斯特凡,以此达到欧洲最古老的两个家族的联姻目的,向世人说明帝国未来继承人的煊赫身份。

与此同时,查理六世还通过秘密外交、割让土地以及让渡帝国利益,先后同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达成交易,以此获得两国对帝国皇位继承问题上的支持。

五年前,奥地利又以向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以吸引齐国的“火力”为条件,换取了英格兰王国对帝国继承问题上的支持。

然而,也正是这场战争给帝国带来了深重的“麻烦”,尽管后期帝国军队在伟大的统帅欧根亲王的带领下,连挫奥斯曼帝国军队,但终究没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与奥斯曼帝国在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打成了消耗战,将本就虚弱的帝国财政带入濒临破产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