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国基业(2 / 5)

作品:《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海外领地的种植园经济,本土建立的广泛农业生产合作社,也使得农业耕作更加集约化和规模化,也为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十多年前,齐国尚且对进口的谷物征收一定的关税,而且对进口的羊毛、木材、生丝、面纱、蔗糖、茶叶、高档瓷器、铜、锡及其它五十多种商品征收10%-40%的高关税,并且严厉禁止任何机器、图样的出口。

但是随着二十多年前齐国“工业革命”的初步完成,齐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保护关税政策对齐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不仅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障碍,它阻碍了齐国以廉价的工业品打入世界各国的市场、发挥“世界工厂“的作用。

随即,齐国开始全力推进全球自由贸易政策,不仅废除了国内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还强迫大量与之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也实施无任何限制的贸易政策。数十年前爆发的第一次齐印战争、孟加拉战争、齐日战争、缅甸战争,以及五年前发生的齐秦夷洲(今台湾岛)危机,无不是齐国为了打破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而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体现。

在1675年-1700年,齐国一共取消了52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和降低了11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1700-1720年,齐国又降低和取消了许多消费品的消费税,以及各种原料免税进口等,消除了关税保护的残余,从而既降低了齐国产品的成本费用,又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和进出口业务的发达,这符合国内工商业资本的利益,也“推动”了其它国家改进关税政策,从而扩展了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齐国与卫国、吕宋、琉球、苏禄、顺国、河仙、占城、东丹(领土范围包括以黑龙江下游及江北广大区域)、渤海等藩属国建立了零关税的贸易自由区。

秦国、文莱、柬埔寨、暹罗、缅甸、广南(安南阮氏)、安南(郑氏)、北明、日本、朝鲜,以及莫卧儿、波斯等国家地区,应齐国的“强烈要求”,先后将齐国商品的进出口关税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普鲁士、奥斯曼等欧洲国家亦先后降低了对齐国商品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