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2003:从外贸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07章 造车实力?我有!(1 / 2)

作品:《2003:从外贸开始

汽车是一个矩阵形产品,如众肽这种在市场上买买买的操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底蕴太差了。

闪驰造车的第一步也是必须跟其他民营企业一样,通过收购合并来消化技术,如吉利也是各种买买买之后,消化掉沃尔沃的技术才最终在汽车市场上站住脚跟。

只靠一款车型打天下,放眼全世界范围貌似好像也就特斯拉了。

“造车要很多很多的钱啊,你们公司没那么多钱的吧?”

汽车似乎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但如果说造车的话,那就不是谁都敢想的,儿子敢有这种想法确实牛逼,但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闪驰没有这么多钱。

檀立华也怕好大儿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一个不小心步子迈太大把蛋给扯到了。

“钱的话只能是一点一点的来,一次性的投入闪驰肯定是没那么多的,但是也不是没办法。”

说到钱这个就要说到2007年度闪驰的财务状况了,在不计算橙子科技的情况下,檀锦程旗下的产业分为外贸进出口,服装,电动车,手机电池,动力电池,投资六大品类。

其中电动车这一块不仅仅只有两轮电动车,另外还有诸如电动三轮车,残疾人电动车,沙滩车以及欧美老外比较喜欢的电动自行车等等小众车型也有研发生产。

小众产品也有小众产品的市场,例如电动三轮车,这玩意儿在城市里很难看到,但农村市场却是非常广阔。

三轮车在农村卖了不少,还有像是在国内几乎没什么销量的电动自行车,老外却非常喜欢,卖得还挺不错的,并且这玩意儿也没啥技术含量,利润率那是相当的可以。

出口贸易这块儿今年的利润非常不错,跟往年一样,闪驰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广交会参展,每年两次的广交会实际上还是很多贸易商最重要的出口渠道,起码近几年都会是如此。

阿狸上市的主体当中,很大一部分的业务就是做跟广交会类似的,相当于线上的广交会,闪驰在这上面也有点业务,不过并不依赖于这一块。

老马什么德行檀锦程是知道的,这会儿他大气吹得很厉害,说是帮助全国所有的中小企业打开市场,把市场做大,但实际上他是想把这些工厂都变成他的代工厂。

如果完全依赖于阿狸的国际站,未来你的对外贸易也就捏在他手上了,闪驰主要还是通过广交会以及阿狸国际站上的客户建立起自己的贸易渠道。

实际上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广交会的渠道都是要优于阿狸国际站的,起码对于外商的审核制度要严格一些,互联网上的贸易客户那可是套路巨多,可谓是当当不一样。

造车的困难很多,但启动资金方面也没有太严苛的标准,像是奇瑞,byd,吉利,众肽等等企业都是很小的启动资金就开始的,这一点跟后世互联网企业动辄百亿级的投资不同。

不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人家有钱呢,雷布斯可是号称帝都现金王,只能是羡慕他们。

檀立华不太了解闪驰的财务状况,在他看来闪驰摊子铺得那么大,这里建厂那里搞基地,还弄了个什么动力电池的大项目。

外界都在预测这家公司亏损严重,是拖累整个闪驰集团的罪魁祸手,认为檀锦程不应该好大喜功的上面这个项目。

无他,太早了,市场前景看起来很大,但那也要建立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电动汽车的前提下,这玩意儿目前仅仅其实更多的还是在研究阶段。

各家的投入不小,但都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应用场景也仅限于zf采购的公共服务行业,而这方面初生的民营造车企业你连想都不要想,根本就拿不到。

“其实我们造车的实力也是有的,我们的财务其实比外界想象得要好很多。”

媒体老是说什么闪驰雷声大雨点小,把大量的资金都用在营销上,实际运营成本很高,但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闪驰的具体结构。

或者说跟闪驰集团同名的闪驰科技名声实在太过于响亮了,媒体只会盯着这一家企业的数据来做文章,也可能是有意为之,毕竟抢了很多人的饭碗。

若论起整个闪驰集团最赚钱的是哪一家公司,不是闪驰科技,也不是今年在a股大杀四方的巨量引擎,而是在整个集团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锦逸实业。

锦逸实业是一家非常纯粹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整个集团的3c业务,3c电子产品业务在这个年代利润率还是非常不错的,出口方面的利润率也是相当可以。

2007年全国最大的出口品类依旧是电子产品,总市8047亿美刀的出口额,市场非常的庞大,锦逸实业做了两年,加上又接手了得先电子的3c出口业务。

两家公司出口业务合并之下,锦逸实业2007年度出口额度爆增至亿美刀,接近于整个电子产品总出口额度的零头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而利润率方面,锦逸实业出口加上进口的业务加起来,净利润高达亿美刀,折合人民币接近于亿元,这年头别看网购整得火热,但做什么都不如做外贸挣钱是肯定的。

随便一家皮包类的公司,只要老板会跑业务,一年挣个上亿真的不算什么难事儿。

锦逸实业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支撑整个公司利润以及现金流的大户;当然了,外界对于现在藏身于闪驰总部大楼的锦逸实业知之不详的原因,很多也是檀锦程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