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仙侠版水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衍:这可是你先动手的(1 / 5)

作品:《仙侠版水浒

见大元军迟迟不敢南下伐宋,以种师道为代表的军方主战派的意见很明显在赵宋朝堂之上占据了上风,得到了赵桓的有力支持。

三月初的战略会议上,初步确定了赵宋王朝北上出兵威慑大元帝国让大元帝国归还赵宋王朝的山东、河北、河东的日期,并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但是,以李邦彦为代表的议和派却对主动挑衅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出兵威胁大元帝国,是一种冒险行为,一旦失败,前边的和谈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而赵宋王朝也将面临沦丧之危。

也就是说,将相之间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本该是赵宋朝廷的最高机密。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此事很快就在朝野内外迅速传播开来,各界人士,包括平民百姓,全都对此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甚至就连在酒楼里都常有人因是战是和而吵得面红耳赤。

已经成了京城首屈一指大酒楼老板的孙新和顾大嫂,早早地就将这些消息送回大元帝国……

其实,关于将相之间的政策为什么会出现严重地分歧,赵桓心里很清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赵桓一手造成的。

以前由于军力不足,赵桓君臣又以为大元军即将南下伐宋,为了避免赵宋王朝沦丧,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遭到颠覆,赵桓采纳了李邦彦等人的建议,热衷于议和,甚至愿意割地赔款嫁帝姬以求和平。

而现在,赵宋王朝的勤王之兵已来了二十多万,从汴梁城往下一看,黑压压地一大片,无边无际,而且还有不少勤王之兵还在来的路上,关键赵宋王朝屯驻在黄河南岸的宋军本就多达三十多万,可以说,单从军队的人数上看,仅可用于跟大元帝国开战的宋军丝毫都不比大元军少。

特别是西军名将种师道以及众多能征善战的宋将全都已经来到赵桓的身边。

兵多将广,让赵桓觉得他的腰杆子终于可以硬起来了,他再也不用跪着了。

所以,赵桓现在又热衷于向大元帝国耀兵,甚至向大元帝国开战,他希望在自己领导下的赵宋王朝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向世人展示出其强硬的一面,甚至是向世人证明他比自己父亲赵佶强。

赵桓从一味地求和,甚至不择手段地求和,迅速转变为一心向大元帝国展示他的强硬,其转变的速度虽然有些快,但这并不违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逻辑。

只不过,赵桓现在求胜心切,对于展示赵宋王朝的武力以及他是一个敢打敢拼的皇帝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一天之内,赵桓竟然五次派内侍去催促种师道,让种师道考虑是否可早日出兵。

而种师道很冷静也很沉稳,绝不肯贸然出兵。他坚持按计划等姚古、种师中等率领更多的西军到来后再率军北上,不赞成提前率兵北上,免得激怒大元帝国,双方立即开战后,宋军防不住大元军的攻打。

实际上,种师道很清楚大元军到底有多强大,他也不是真的想跟大元军开战,至少不想主动进攻大元军。

种师道真正想的是,等宋军准备好了以后,找机会干大元军一下,向大元帝国展示一下赵宋王朝的武力,然后以守为战,准确的说是以黄河为防线,好好跟大元军打上一场防御战,向大元帝国证明赵宋王朝不是软柿子。

只有这样,大元帝国才不敢南下伐宋,赵宋王朝才能暂时稳住其北方的防线。

换而言之,种师道其实不是主战,而是想以战迫和,先彻底解决北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