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坚城如破,唯破于内也!(2 / 2)

作品:《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便立即砍伐附近竹林,制作成筏,又分发单刀于精锐宿卫,将张辽、高顺麾下的骑兵同编。

今夜,趁乱以竹筏为载,轻快而过河,如此即可将这些刀兵先行送过去。

但现在,他们已经等得天快亮了,黑蒙蒙的视野下,未见到此营之人有所动作。

“君侯,此营的军备不算精良,而南城守军,应当也不会多,”杨修此前在寿春北营待过,曾查阅过非常多的军报。

在记忆中,南门守军就是不多,而且守此渡口的军营,也不算精锐,就是自城中退下来的兵马,就卫戍于城外渡口处。

以接引来人,夜则起桥,防备来犯。

“若是北、东能够调动南门守军,我等便能有机可乘,若是依旧不能,则只有驻守于此,紧守淮南。”

“嗯,去下令,将竹筏藏好,天快亮了,不可忽现端倪,静待时机。”

“唯,”杨修得令之后,立刻转身传令,不多时,竹筏伏于地,在树林之后藏好。

此间林中飞鸟早早驱赶,并未有何隐患。

张韩在渡口等了约莫四五个时辰,已心觉失望,正以为攻坚之事不顺,忽然有骑兵入营而来。

此刻,河对岸的整个营地仿佛都动了起来,张韩立刻唤高顺、典韦准备。

等营中人目测走出三千之数,张韩知晓时机已到。

“出筏,立刻渡河!”

当即立断,黑袍甲骑没了战马,速度依旧很快,四人一筏自林中拖拽而出,狂奔至河岸边。

成群结队的开始渡河,等河对岸的哨兵发现,开始放箭阻挡的时候,张韩立于一筏之上,下令举圆盾。

一时间,齐刷刷的黑袍甲士举盾抵挡,箭雨并不能伤其分毫。

约莫半柱香时间,刚好卡在了对方枪兵、骑兵集结而来时。

骑兵不过百数,枪兵一二千人,张韩一马当先直接冲向岸边,手持长枪率先杀入人群,身后黑袍尽皆跟上,高顺、典韦均在其后。

没有了战马,典韦所领的短戟兵部曲便显得尤为出众,连纪伯骁都持短戟冲锋于前。

待接近骑兵之后,大力投掷短戟,这可比箭矢要猛力太多,第一轮投掷之下,一排排亮银雪白的光泽掠过,惊扰了前排的骑兵。

斩杀十几人下马,其后阵型一乱,张韩旋即杀入敌阵,大步前突。

眼前敌军莫能挡之,待高顺等人跟上,便有兵士前去攻取吊桥、长桥几处的哨点。

在较窄处攻破敌阵,放下两处吊桥后,骑兵冲锋过桥,又蹚河溪,滚滚而去。

半个时辰后,张韩取南面而驻,整军待大部队集结,张绣和曹昂在后领兵马缓缓通行,至少需要半个时辰方可全部渡河,同时还要严防附近仍有敌军突袭。

“君侯,”等待时,贾诩先行到了张韩身前,面色如常:“此时,袁术既然调离了此南面大营的兵马,则说明城中已有阙,不知是东门还是北门。”

“南门守军羸弱,不宜再耽搁,如现在即攻城,则可压垮敌军军心!”

此话言下之意,便是继续缓缓进攻恐敌军聚于南面欲突围。

张韩想了想,叹道:“我的兵马不宜攻坚,让张佑维率军先行,我在此迎子脩,随后便至!”

“好,君侯大义!”贾诩拱手躬身,这个时候仍愿意将先登之功让与少将军,君侯虽表面上显得小肚鸡肠,但都只是表面。

他实际上,在大义面前从来不会含糊,心胸开阔,不以个人好恶而乱大事之节。

真性情也。

不多时,张绣兵马先行,很快冲去南城攻伐,但是攻城的器械却还在后方慢慢运来,只能先以人力攻之。

“南门重兵一至,守军心神定然不稳,或许不必我们赶到,他仍然可以拿下,”张韩沉声说道。

贾诩连连点头:“便是此理,现在耽搁一分,南门守军或许可调离至北、东两处驻守,而为那两方平添了军力。”

“可,若是南门也遭攻伐,不光是城中将士疲于奔命那么简单,而是军心涣散,无心抵抗。”

……

寿春。

自清晨起,喊杀震天之响便没有停过,整个城内兵士总觉到处都是敌军攻城。

之前交战时,分明人数不及城内守军,但是现在却喊出了几十万的动静。

东门破、北门被人先登,南门竟然也有守军,要知道南门有一条河相隔,竟都被人渡过河岸,杀至此处。

守城的纪灵此时在北门门楼上抵挡源源不断爬上城头来的曹军,稍作歇息时得到了亲卫传来的消息。

他心里一紧,大口喘息,带有伤疤的面容微微转来,颤声问道:“是何人领兵?”

“张绣,是当初张济之旧部,此来或有三万兵马,南门守军羸弱,不久便会丢失。”

“唉!!”纪灵长叹一声,仰面望天,他也不知如何才能守住,大战之际,如此危急,将士们宛如紧绷的弦,随时会断。

而这种时候,袁公竟还抽走大部分精锐之士,以守皇城。

又揽财于内城之中,设立高墙防备,如此做法,等同于放弃外城守军将士,以及万千在街巷上等着战事结束的百姓。

在外几十万条人命,于他而言便似乎不算什么。

这样的人,会是上天降于人间,代行天道的天子陛下吗?

汉亡不亡,他们并不知晓,但下一任天子,一定不是这样的人,更不可是这种人。

“守不住了,”纪灵扔了手中的大刀,太重了他拿不动。

北城军心一时跌落到了谷底,此后东门也难以固守。

外城还有数万将士,均不愿再登楼厮杀。

寿春,围城攻伐五个月余,四面皆是曹军,虽双方兵士数量、军马军备都还相差无几。

但仍旧一面开城投降,两面被敌军攻破,曹氏大军攻入城内,看到了让人生不起劫掠之心的景象。

这城外虽说尸横遍野,水为不流,但城内,则是蚊虫瘟瘴、路不埋骨。

街巷上不少人早已腐臭,哭喊震天,到处是哀嚎。

张绣破城后,没有急着杀进去建功扬名,而是在门口等待张韩。

两人一同率众入城,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一时间哑口无言、久久难语。

“恐怕,整座城都是如此状况。”

“宛城当年虽也……待民如奴,却绝不会至于这等景象。”张绣善武,厮杀多年,早已见惯了生死。

但此时,却还是触目惊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