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你好啊!201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早恋怎么说?(2 / 2)

作品:《你好啊!2010

“嗯。”程行点了点头。

“那你把烟给我。”姜鹿溪忽然伸出了手,然后说道:“你在外面在家里抽烟无所谓,但是在学校里,老师是说过不许抽烟的,我是班长,我有权没收你的烟。”

“虽然我确实没想要他的烟,不过你这管的也太宽了吧?我又没有抽,我拿了回家里抽总可以吧?”程行说道。

“被我看到了,我就有权没收。”姜鹿溪道。

“你收了给谁?交给班主任吗?”程行问道。

“嗯。”姜鹿溪道。

“你是想让你邓姨拿扫帚抽我?”程行问道。

在家里被老妈看到抽烟都没事,顶多说几句,让他别抽了,但是要是从老师嘴里知道他在学校抽烟,那老妈绝对拿扫帚让他屁股开花。

“我不说是谁的。”姜鹿溪说道。

“那老班要是硬要问你是哪个同学的呢?”程行又问道。

姜鹿溪可不是一个会对老师撒谎的人。

上次为了不骗老师。

她都可以帮他誊抄一晚上的题。

姜鹿溪闻言皱了皱鼻子,然后说道:“那我就说是从地上捡到的。”

程行愣了愣,看了看面前的女孩儿一眼,然后说道:“我不抽,你也别上交给班主任了,这烟还挺贵的,等下送给周远吧。”

“你不许骗人。”姜鹿溪道。

“没骗过你。”程行道。

“嗯,那你等会给周远。”姜鹿溪道。

两人向着教室走去。

走到了三班的后门门口,程行喊道:“周远。”

正在最后一排的周远,在听到程行的声音后,从后门走了出来。

“程哥,什么事?”周远问道。

程行扔给了他一包烟。

“嘿,华子,谢谢程哥。”虽然只是一盒硬中华,但是一包也得四五十块钱,对于他们这些学生党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好的香烟了。

而周远看着站在程行旁边的姜鹿溪,便道:“那个程哥,我先回教室了,我作业还没写完呢。”

周远回到教室之后,姜鹿溪看着程行道:“你别误会,不让你抽烟,除了我们是同学,老师说了不能在学校里抽烟外,我们还是朋友,作为朋友,你还小,现在还未成年呢,总得劝你改掉这个坏习惯。”

程行看着她笑道:“听你这意思,那我成年就可以抽了是吧?好像很快了,明年过完生日好像就到了。”

“嗯,成年了当然可以。”姜鹿溪点头道。

“行,要上课了,快回去吧。”程行道。

“嗯。”姜鹿溪点了点头。

两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接下来的时间,程行继续去做英语练习册上的题目。

程行买的这套练习册,里面不只是包含了各种讲题思路,在讲题思路后面,还有相对应的题目,程行看着上面的教学,简单的会的自己就先做了,留着看不懂不会的,再去向姜鹿溪请教,这半个学期以来,皆是如此。

第三节课下课后,高三理科一班的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温汉章拿着收缴上来的几本《安城》走进了教学楼三楼的办公室里。

安城一中的老师办公室,是按层分的,比如说程行他们所在的三楼,这一楼所有班级的老师,都会在这层楼的办公室。

所以要是犯了错,被老师请进办公室里。

你将会迎来办公室里坐着的三十多个老师的集体目光。

温汉章走进办公室里后就道:“这《安城》真就这么好看吗?成绩差的一些学生在看也就罢了,这成绩好的,连孙凡谢良这些学生都在上课的时候看了起来。”

“不就是本言情吗?至于引起那么大的热度吗?”温汉章实在是不懂,一本言情,是怎么突然在全国火起来的。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这热度着实有些吓人。

以前也不是没收到过学生看的。

但哪有像现在,一天就能收上来好几本的。

而且以前收的,都是成绩偏后的学生看的。

这孙凡和谢良,可都是高三理科一班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这两人的数学跟理综,在全校都是能排前十的。

听到温汉章的话,旁边四班的语文老师笑道:“老温,你还别说,这程行的《安城》写的还真不错,之前我一直没看,昨天从学生那里收上来了一本就去看了看,说实话,如果不是过几个月就高考了,或者是我现在在教高一高二的,我还真不会收他们的这本,不仅不会收,还会劝他们去看看这本书。”

高三理科四班的语文老师余中道说道:“以前我一直认为青春文学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因为它没有什么文学性,只是描写校园里情情爱爱的言情罢了,根本跟文学挂不上钩。”

“但程行这本,不只是无病呻吟的言情,还有乡土以及反思的味道在里面,甚至带了些现实批判意义,而且就拿言情来说,《红楼梦》也是言情,你难道能说《红楼梦》写的不好吗?当然,拿程行的《安城》去跟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肯定比不了的,但这本书确实比市面上许多写的好很多。”

余中道笑道:“你可能不太了解今年图书市场上的形势,我是很喜欢看书的,也买了不少书,今年图书业市场并不景气,很多的销售量都很低,之前能破百万册的书,今年最多也就二十多万册,所以《安城》能在这最后的一个多月里畅销二十多万册,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也就说明了这本书写的有多好。”余中道笑道。

“不瞒各位,这本书我在听到是程行写了的之后就买了一本,所以看的比各位都要早,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这学期刚来到一中任教,也是高三唯一一个80后的数学老师朱伯光道。

他笑道:“我很喜欢程行的《灯火》跟《安河》,安河代表我儿时生在大归提桥边的回忆,《灯火》是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里,也曾有过一个这样的老师,但我却没有程行的那个本事,能让老师的名字也能像程平那样传遍大江南北。”

“别这样说。”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郑华说道:“其实程行《灯火》里的程平,代表的不只是程平,他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扎根在偏远地区,扎根在穷乡僻壤的村里小镇上为当地学生照亮前方道路的人。”

“我们当老师的,只要对得起学生,这一生便足以。”郑华笑道。

“当是如此。”余中道笑道。

“不过老郑,你们班这学生早恋怎么说?书里的陈行和程青,以及最后的鹿溪,总不能是别人吧?”余中道笑着问道。

……

感谢各位的月票,进了分类前一百。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