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73章 场面人(1 / 2)

作品:《穿在1977

1月15日,逛街。

无聊。

陈凡百无聊赖地开着车在省城街道上兜圈,逛到省城百货公司的时候,看见有人喜气洋洋的端着红色搪瓷盆、红色搪瓷痰盂、红色热水瓶,还有好大一块红布,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好像张文良和杨兴秀是1月17号结婚?

然后明后天要开会,所以哪怕开完会就跑,也正好完美错过?

在云湖这一片,等再过两年,农村结婚就会是两天,80年代中后期变3天,到了新世纪以后又变成两天,最后大家都忙,很多人家也就1天搞定,只有部分乡镇还守着最少两天的规矩。

但是现在跟40年后一样,只办一天。

早上迎宾、上午接亲,中午吃饭,下午散场。

所以除非他明天就往回赶,否则大概率是赶不上张文良的婚礼。

心有戚戚然,陈凡决定补救一下。

停车进店,不一会儿拎出来一大块红布。

我都到省城来买结婚礼物了,总不能怪我没放在心上了吧?!

上车重新出发,拿着地图专找著名景点去打卡。

比如李先生住过的长江宾馆、李先生去过的某某商场,还有一些古建筑。

现在这些古建筑都不需要门票,建筑也比较破旧,看上去确实“古色古香”。

要等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省城才会将这些早已破败不堪的古建筑重新修缮、或者打着修缮的名义重建,变成一个个收费的旅游景点。

这时候也不是没有要花钱买票的景点,不过基本上都是公园,陈凡表示不感兴趣。便专门找那些后世几乎再也看不到的景致拍照,将历史定格在相机里。

兜兜转转,终于到了中午,陈凡这才驱车前往距离江边不远的野味酒楼。

不尽长江滚滚流,江岸边的一座小山被推平,土石就地填埋到低洼处,使得这一处江堤与后面连成一块平地,江堤便是马路。

马路旁有一排粗壮的梧桐树,是当年委座令南京栽种法国梧桐的时候,江南的领导跟着种植的,在省城老城区,包括文化宫招待所门口那一片,都有这种梧桐树,只是规模没有南京大,只局限在行政区及其周边。

野味酒楼就坐落在几颗梧桐树后面,一座红色两层小楼,占地面积还不小,大约能有四五十米的长度。

这年头没有停车难的问题,尽管酒楼前已经停了几辆中巴车和几辆小汽车,依然给陈凡留了很大的停车空间。

将车停好,下车推门而入,一股嘈杂的音量立刻袭来,放眼望去,偌大的一楼大厅里面,摆满了八仙桌,眼下正是吃饭的时候,几乎所有桌子都坐满了人。

生意这么好?

陈凡扫了一眼,大部分人都在吃面条,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这个应该就是小彭重点介绍的野味卤汁面。

他耸了耸鼻子,立刻闻出配料中至少有十几种野味,而且说是卤汁面,其实还有一大勺浇头。

难怪别人家的面条卖一毛两毛,他家要卖1块,确实物有所值。

也有吃米饭的,比如他左手边的那张桌子上,几位食客端着饭碗吃得正香,桌上摆着三盘菜,一盘是油光水亮的炸麻雀,那盘子里的麻雀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只,另外两盘看不清是什么菜。

据说野味酒楼的菜式只有野味,可能也是某种小动物吧,不过既然在一楼售卖,价格应该不贵。

就比如那盘炸麻雀,20只也不过6毛钱,很是划算。

陈凡没有多做停留,扫了一眼之后,便径直上了2楼。

竟然没有人拦着?

还有服务员接待?

一位三十来岁、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就站在楼道口,目视着陈凡上来,等他踏上最后一个台阶,便恰到好处地问道,“您好,请问是用餐还是找人?”

陈凡笑了笑,“用餐。”

那人似乎有些惊讶,“您一個人?还是后面有人来?”

陈凡,“就我自己。”

随即看了看他,笑道,“不可以吗?”

他特意问过小彭,野味酒楼虽然是涉外场所,却不禁止普通食客,而且也没有特殊要求,甚至因为要服务外宾,就餐习惯也有点偏向后世。

倒不是说可以先吃饭再给钱,而是在二楼就餐,不需要自己去服务台点菜交钱,可以先到包间落座,拿着菜单慢慢看,等服务员记录完、算好账,直接交钱就行。

而且在这里吃饭,不需要粮票、肉票,就是价格要更高一些。对了,在普通饭店吃饭,也可以不用肉票,但是需要用粮票抵扣,如果没有,肉菜的菜价就会稍微上浮一点,所以有段时间,缺肉吃的人便会跑去饭馆吃肉,然后用粮票或者直接用现金付账。

那人看着陈凡,赶紧笑了笑,“没有没有,只是独自来二楼用餐,比较少见。”

说完这话,他见陈凡没有反应,便知道这位是来吃菜的,而不是为一口野味卤汁面。

再看陈凡这一身行头,应该不是付不起账的人。

思忖间,便伸手往前走,“您这边请。”

服务员将陈凡带到挨着走廊的一个小包间,里面摆着一张小圆桌,也能坐10个人。

陈凡转到正对着门口的主位上坐下,服务员已经从门口的杂物柜里拿出一本菜谱,双手放到他面前。

拿起菜谱翻开,陈凡不禁暗自感叹,不愧是涉外场所,服务态度就是不一样。

他现在手上这本菜谱,和之前9队的老彭送给他的那本一模一样,所以他也没有多看,大致翻了一下,便点了几个菜。

红扒熊掌、串烤黄羊肉、烤麂腿、丁香狍腿、咖喱大红腿、烤野鹅、烤野鸭、灯笼山鸡片、柠檬榛鸡、椒盐禾花雀、焖石鸡、烤山鸡、冬菇斑鸠汤。

菜谱上共有27道野味菜品,他只点了13道。

剩下没点的,要么是食材差不多,比如清汤熊掌和红扒熊掌,只是口味不一样,他便随意选了一种。

(清汤熊掌)

还有一些是他之前拿着老彭送的菜谱,自己在家里试验过的,比如烤野兔腿、花生野兔背、脆皮稻鸡、葡汁沙半鸡,还有五香野鸽、焖野鸽,这些他都做过。

至于口味是否跟这里的厨师做的是否一样,他根本不在意。

千人千味,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每个厨师做出来的口味也不一样,而中餐讲究的是形色味香,只要做法对了、能发挥出相应食材的味道,把东西做好吃,其他的并不重要。

当然,取长补短也是每个厨师应有的态度,但是不一定非要用同样的菜式,其他菜式也可以。

点好菜之后,服务员做好记录,看着菜单有些发呆。

顿了两秒回过神来,惊讶地看着他,“您一个人吃这么多?”

陈凡干咳一声,“我外地来的,到你们这里吃饭的机会不多,所以吃不完的会打包带回去。”

服务员恍然点了点头,随即开始算账,不一会儿,便将账单递到陈凡面前,“您看看,这是每道菜的价格,这里是总价。”

陈凡仔细看了看,嘿,竟然连成本和毛利都写上去了?

(78年10月份广州酒家账单,一桌12人吃了320块)

其实写不写毛利都不重要,因为这年头可没有还价打折一说,该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陈凡面前的账单,写着207,他也不能跟人商量,能不能把那7块钱给抹了,是多少就得给多少。

13个菜就要200出头,难怪小彭从来不到二楼来吃饭,确实是贵。

陈凡掏出钱包,一分不差地付了钱,服务员在菜单下面的空白地方简单写了个收据,撕下来放到桌上,便走了出去。

随后便是陆续不断地上菜。

一顿饭吃了近一个小时,桌上的菜正好还剩一半,服务员拿着饭盒帮他打包的时候,眼里是止不住的惊讶。

这可是肉菜,13个菜他一个人就吃了一半?

陈凡掏了饭盒钱,拎着一提6个饭盒走出酒楼,脸上的笑容表明他此时的心情很不错。

不得不说,不愧是闻名海内外的野味酒楼,大厨的手艺比云湖望江楼的厨师还要更高一筹,尤其是在野味处理这一块,连陈凡都自愧不如。

当然,那是吃饭以前,吃了这顿饭之后,他对野味酒楼厨师的秘制酱料和烹饪方法已经了如指掌,就连没吃的那些菜,心里也有了想法。

这一波直接让他的厨艺涨了一大截。

可惜,还在LV5。

他算是发现了,这个技能板绝对是拼刀刀出品的,看着前期升级挺容易,他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当超人,可等到了后期,那升级经验条慢得让他想刀人。

算了,将就着用吧。

上了车之后,陈凡开出去一段距离,却又停下,将还热着的饭盒拿过来,打开盖子慢慢吃。

本来练武之人饭量就大,别人且不提,就肖烈文和张文良两个,那饭量就是普通人的两三倍。

而这时候普通人的饭量,又是后世普通人的两三倍还不止。偌大的海碗,随便哪个壮劳力都能干掉两三碗。

可陈凡自打练了林师父教的几门气功之后,饭量比张文良他们还要大,只不过他平时“少食”多餐,吃的东西油水也足,所以外人看不出来。

这也是他不愿意去城里工作的原因之一,去了城里就得吃定量,他上哪儿找那么多定量去?

在卢家湾就不一样了,家旁边就是大河,全村都在搞养殖,另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野味也不缺,随便弄点都能填饱肚子,比城里不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