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79章 妙哉奇也(8)(2 / 2)

作品:《落难情缘

众人正在纳闷,那些手持长矛、砍刀、锄头、铁耙的老百姓,早将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不断地喊:"强盗、强盗……"妙庄王莫名其妙地四下寻找着,连马腹下边,马屁股后面也查过了,也没发现强盗的影子。

"狗头上安角——装羊(佯),强盗就是你们,你们就是强盗,还上哪找去?"那黑脸大汉话音刚落,妙庄王便哈哈大笑起来:"寡人富甲天下,权能倾国,所欲之物,莫不能得,岂有为强为盗之理!"

黑大汉并不示弱:"人赃俱在还反说岂有为强为盗之理,真是擦石灰进棺材——死要面子,既然富甲天下,为何贪恋几棵小草?"

妙庄王终于明白,所谓强盗小偷者,不过是为了几棵马草。真是哭笑不得,也不知说什么好。

他真不理解,这种在兴林国被视为多余的东西,在这里好像成了宝中之宝。

他哪里知道,这碎叶国就是与众不同,他们最讲实际。自古道:民以食为天。对于衣、食、住、行,他们一向以食为主,凡与食有关的不管是人吃的粮,猪吃的糠,还是马吃的草,无不视为珍宝。就连秋风吹落的残叶,也会被人们每日三次地扫回去喂牛羊或当柴烧。

碎叶国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这里是通往西天与南海的必由之路,每天途经碎叶国的香客成千上万,这些人大多数比较富有,用起钱来从不怕贵。

他们住上等客房,见到什么买什么,从不问价,好吃的就吃,不好吃的就丢。也有少数吝啬的香客爱钱如命,他们从来不买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为了省钱他们有茶不喝只喝水,不住客店而住房檐下祠庙中露宿。

然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再吝啬的人不吃不喝总不行。

碎叶国的老百姓看准了这一点,凡是吃的东西都卖得特别贵,且不说人吃的鸡、鸭、肉、蛋、豆子、小麦、大米饭,就是一斤草料、麦皮的卖价也比兴林国的一斤肉还贵呢。

为了赚钱,田埂、地头、路旁的青草刚一露头便被人铲回去晒干储存,难怪妙庄王他们走了整整一天都没有见到一根草啊!

现在,他们看到的这一片草地,是刘家庄庄主专门放牛、牧马的草料场,一天到晚都有专人看管,刚才那人正好回去吃晚饭,就让那匹老马找到了。

管草的刚进村口,突然听到一声马叫,回头一望又见五六匹马向草料场奔去,他不敢怠慢,立即禀报了庄主刘老大。

刘老大生得五大三粗,他武艺超群,只因性情暴躁,人送外号刘大炮。在草贵县境内,连县太爷也怕他三分,平民百性就更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像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在他的草料场放马,更是和尚做新郎——头一次。

刘大炮听到禀报,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提上家伙带领全村壮丁围了上来。

尽管妙庄王亮出了兴林国国王的身份,刘大炮却说:"玉皇大帝下凡也不行。"说完,操起家伙就要动武。

妙庄王见势不妙,"嗖"的一声抽出宝剑,准备应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别动手,我这里有夜明珠呢!"众人回头一望,只见李车夫将一颗夜明珠高高地举过头顶,向这边走来。

刘大炮见那珠子在落日的余晖照耀下闪闪发光,心里早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连忙示意壮丁们且慢动手。

当李车夫将夜明珠献给他时,这位刘大炮立即变成了"刘善人",不仅没有动武,反而客客气气地将妙庄王一行请进庄去,办了一席丰盛的酒宴招待他们,让出了自己的卧室和客厅,给他们休息。

第二天又办酒送行。招待之热情,酒菜之丰盛,完全不亚于兴林国各州府县的州官知府们。

妙庄王和两位皇姑这才头一回体会到"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的含义。据说:"只认银钱不认人"这句话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

从那天起,妙庄王便委派李车夫专门负责联系食宿。

李车夫有钱好办事,他将三位主人照顾得十分周到。碎叶国不知到底有多大,眼看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三个月,仍然在那离了金钱不开口的国度内转悠。

一路上,许多酒店客栈因妙庄王的到来而发了洋财,不少农户向这位慷慨的君主出售过马料。

一车钱财就要花光了,碎叶国还不知哪年哪月是个头。

妙庄王想起疯道人说有八九年的路程,心里很是担忧。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这天,当他们发现第一车财宝只剩下最后几十块时,突然看见路边的一块大石碑上写着"贱金国"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