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战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不是他们和我们之间的互信。”

常浩南摆摆手,解释道:

“是他们内部的互信,整个阵风项目里面不止涉及到达索和斯奈克玛,还有泰雷兹、萨基姆、火炸药集团公司这些,相对来说,我方更感兴趣的是泰雷兹的光电设备,还有火炸药集团公司的无烟推进剂之类的技术。”

“之前我们跟俄国人能以技术交换的形式合作,是因为咱们这边有国防科工委,他们那边也有一个能整合大部分军工业务的国防武器出口公司,但这次我们是跟法国人做生意,泰雷兹怎么可能付出自己的技术帮斯奈克玛解决问题?”

虽然上面提到的几家公司都算是法国国企,但法国的国企和华夏的国企之间还是不能直接对标的。

在华夏这边,电科集团用自己的技术换到了航空工业集团需要的技术,然后可以在科工委的协调下通过内部结算机制来抹平双方的得失。

而要是没有这样的平台和机制,就得签署极其复杂的多方权利转让合同,相关扯皮扯上十来年都很正常。

……

与此同时。

“华夏人突然搞出来了一种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件事,无论是放在航空界还是军事界,都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新闻。

因此,关注到这一点的自然也不可能只有法国人。

至少,当天到过阅兵现场的白礼德和周瑞夫二人,也在洗出照片之后,很快从中发现了端倪。

当然,他们作为武官,本身就担负着开源情报收集的任务,肯定不可能随便猜猜就完事了,而是要把分析结论写成书面报告提交上去的。

但开源情报收集,前提是得有开源情报。

现在手头只有几张照片,而且还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拍下来的,显然分析不出个一二三来。

他们也只能借鉴一下“同行”的结论。

“准将,国内似乎有不少评论员认为,这个新型号发动机可能是在cfm56核心机的基础上发展的。据说在大概十年前,华夏曾经通过法国人那边的关系,搞到过cfm56的相关技术资料,然后以f110ge100发动机为蓝本,搞出了这个对标的型号。”

白礼德把几份报纸放在周瑞夫面前,然后说道。

其中也包括常浩南此前曾看过的那份。

当然,还有后续的、更加详细的报道。

只不过,最开始的那篇文章似乎给这件事定下了一个基调,导致至少七成以上的西方媒体,都倾向于在其基础上展开分析。

当然,这也符合这个年代的思维定式。

毕竟歼10首飞之后,还有不少媒体宣称是仿制了大卫国的狮式战斗机呢。

不过,周瑞夫到底是空军准将,半个航空专家,对于这种说法直接就是一个嗤之以鼻:

“我看过半个月前简氏防务周刊上面的那篇文章,虽然写的很有道理,但那个作者我认识,大概六七年前就已经离开通用电气了,他这么写,只是为了给自己那个‘通用电气前高级工程师’的身份贴金而已。”

“再者说,法国人自己都玩不明白cfm56,华夏人就算真从他们手里拿到技术资料,也是不完整,甚至可能有错误的,怎么看看这么快就拿出对标f110发动机的成品出来,还敢在国庆阅兵这种场合亮相?”

这一番分析显然说服力十足,白礼德当场就被说服了。

“那你觉得有可能是……”

“我这些天看到了一篇华夏国内的分析。”

周瑞夫说道:

“作者是一个华夏人,而且对于华夏国产苏27的过程非常熟悉,写出了很多外人根本不可能了解的细节,应该是,或者至少曾经是接触过相关工作的内部人员。”

显然,他说的正是那篇逆天小作文。

由于内容实在太过生动,导致周瑞夫对作者的身份产生了亿点误判:

“他的说法是,华夏方面在引进苏27生产线的同时,也从俄国人那边引进了al31f的技术,但并没有直接生产原装版本,而是在al31f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升级,以适应华夏空军和俄军不同的作战需求。”

“考虑到华夏方面的保密规定,这应该不会是全部真相,但我想,其中肯定会有一些真实的部分,至少在大方向上,应该比简氏防务周刊上的那篇文章可靠很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