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最强大脑,模块化并行程序开发!(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于是在简短的开场之后,常浩南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切入了正题:

“首先,欢迎各位加入数值模拟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相信用仿真模拟手段做过课题的人都清楚,目前国外主流的数值模拟软件,在计算效率和精度上很难兼顾,并且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尤其是多场耦合的复杂问题很难得出结果。”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最重要的项目,是首先给我们自己制造一把趁手的工具,也就是一个全新的、面向多物理场的仿真模拟软件。”

常浩南把PPT翻到下一页,上面是花了几天时间设计好的工作流程。

为此他花掉了系统提供的全部科研点数。

即便如此,依然只能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后面还需要持续进行升级和维护。

足以见得这个项目的复杂程度。

“相比于过去的传统手段,我们主要改进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种全新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方法,我已经把相关的理论内容以书面形式发给了各位,并且这个部分将会由我本人亲自负责,因此在会上就不再做讨论,如果有感兴趣或者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后面再来跟我交流。”

“第二,是分别针对力-热和电-磁两组强耦合场开发新的时频域算法。”

“第三,对于绝大部分可以使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会彻底放弃有限元法,但对于复杂问题,需要开发全新的并行有限元分析过程。”

“第四,是优化我们在几乎所有数值分析方法中的关键步骤,也就是网格生成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脏’几何问题,要拿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效率,我将会把后面三部分任务分成9个模块交给不同的小组做同步的并行开发,最后再集中对接到我这里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这句话一出,整个会议室毫不意外地陷入了一阵惊呼声之中。

就连老成沉稳的宋建等人,也是颇为诧异地抬起头看向台上的常浩南。

实际上,后者所说的四个方面听上去好像不多,但其实已经相当于把传统的数值分析方法给整个推翻了重建,难度本来就堪比移山。

现在他竟然还不准备一项一项按照顺序进行,而是要同时来搞?

还要让所有的模块都对接到他本人那里?

这不仅需要极强的全局掌控力,更重要的是容错率很低。

“常总,您说的这种模块化开发,效率确实是高了,但万一要是有哪个部分结果出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那可是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是啊常总,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倒还好,您那边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毕竟要整合所有的模块……”

众人的反应并不出乎常浩南的预料。

实际上,如果没有系统帮忙,他也不敢玩出这种花活。

前世洛马公司在开发F35的飞控软件时就用了这种办法。

而且还外包给了印度程序员。

最后一直到常浩南重生那会,服役已经十年了,还有一百多个bug没修好……

他抬起双手,在半空中向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

“我可以确定,结构性的设计问题,不会出现,只要所有模块内部不出现差错,组装到一起之后,肯定能够稳定运行。”

常浩南用极其笃定的语气说道:

“至于编写程序过程中出现的bug,这个无法避免,但并不会对我们的项目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你们在把项目提交给我之后,如果有bug,我可以给伱反馈到具体的位置,到时候再改就行了。”

“另外,你们每个人虽然只负责一部分程序,但也要对整体的开发思路有一个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具体任务时的方向不出问题,所以同样性质的会,总共要开三场,分别介绍后面三个部分工作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理论,以及算法。比如今天先讲最基础的第四部分,也就是自动网格生成算法。”

“总的来说,只要你们跟着我的指引,把我已经构思完的思路以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项目就肯定能走到最后。”

几句话结束,整个台下鸦雀无声。

如果换个人站在上面,恐怕早就已经被轰下去了。

但是现在。

一方面是宋建刚刚表现出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大家多少了解这位首席科学家之前的一些牛逼事迹。

再加上常浩南刚刚说话时那种自信但却不盲目的感觉……

众人脑子里几乎同时跳出一个念头:

“难道真能行?”

常浩南看着面前表情各异的与会者:

“我讲明白了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