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歼10的第一次地面测试(为盟主【死跑龙套的】3/5)(2 / 4)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对于那些老式的二代或者二代半飞机,这么做除了不太方便以及看着比较土之外倒是没什么关系。

但歼10作为一种三代机,还是比较娇贵的,普通民用车辆由于没经过专门设计,因此拖拽过程中会向机体传递大量的共振,有可能影响到一些子系统的运行。

为此,132厂才专门斥巨资进口了眼前这台结构低矮的专用飞机牵引车。

“今天是6月2号?”

站在飞机另一边的常浩南注意到了不远处墙壁上挂着的一份日历。

“是啊,昨天刚过完儿童节。”

杨韦穿着一身工装,正被厂房门口直射进来的阳光刺得眯起眼睛,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金属色飞机上,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回答了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

“常工,虽然你确实很年轻,但要过儿童节可能还是稍微老了点。”

常浩南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1997年6月2日,在上一世,这是歼10首架原型机完工下线的日子。

而现在的时间线上,尽管十号工程的原型机制造因为种种原因而加快了进度,但这一天还是成为了1001号原型机的另一个重要日子。

像歼10这样的大项目,它的进度和基本设计是不可能保密的,实际上早在1994年,就有卫星拍到过早期全尺寸模型的模糊图片,1996年,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更是公开了相当接近于真实情况的华夏三代机想象图,并预测其会在2003年左右服役。

因此,随着飞机被缓缓牵出车间,一行人干脆拉开阵仗,如同左右护法一般跟在两边,朝着厂区另一个方向的测试车间走过去。

而薛炽夀则干脆骑了一辆二八大杠,在滑行道最前面当开路先锋。

没有人坐上那台给他们准备好的大巴车。

宋闻聪走在常浩南前面,中途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放慢了一些脚步向后者问道:

“我这两天听小杨说,你准备等到黎明那边把涡扇10搞出来之后,在十号工程上直接用DSI进气道?”

面对这位为了华夏航空工业操持一生的老前辈,常浩南还是没有过于夸口:

“目前只能说有这个想法,后面还要在贵航那边的新型教练机上具体测试DSI进气道的性能和适装性,才能下最终的结论,毕竟修改进气道设计事关不小,不能直接在十号工程上面冒险。”

有前世的改进型号在,他当然知道DSI进气道是可行的。

一架中型单发战斗机,要那点高速性能取舍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远不如降低一百多公斤自重和百分之几的阻力系数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