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老戴抵沪、张安平的小报告(2 / 2)

作品:《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行了,那你们就呆着,我先走了。”

老戴提出告辞,曾墨怡让朱怡贞陪着“王妈”,她则将老戴送到了门口。

在门口的时候老戴叮嘱道:“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就让安平把他妈劝回去。”

“我晓得了。”

曾墨怡了然,自己这个婆婆看样子是把戴老板“折磨”的够戗哈。

她心里发愁,生怕接下来不好和婆婆相处——婆媳关系本就是千古以来最难厘清的复杂关系,现在婆婆还要给自己做老妈子,这……不好办啊!

老戴也颇感心虚,堂堂特工之王,结果被表妹折磨的低头,这事传出去得被笑话死吧!

……

张安平正在看一张清单。

这是给忠救军淞沪支队准备的武器清单。

过去的时候,他给淞沪支队准备武器,向来是步枪为主。而美制步枪的子弹生产线早些年他弄了好几条二手的,早早的送到了重庆,所以子弹方面不需要他发愁,唯一要经常补充的是火箭弹。

可“饱暖思银欲”——好日子过惯了,谭忠恕的胃口就养刁了。

过去只是讨要冲锋枪,组建了一个冲锋枪中队,但在去年送了一批重武器后,谭忠恕的胃口就变大了,开始隔三差五的要重武器了。

现在的淞沪支队,虽然依然是一个团一千八百人的规模,但手里的家伙什可比当初的德械师强了数倍,要不是张安平不容易搞到大口径炮,老谭都打算组建一个重炮连了……

可即便如此,老谭还是不满足,时不时的就打报告——因为他眼馋美军制式的M1加兰德步枪了。

理由嘛是很充分的,因为M1和淞沪支队装备的M1917步枪的子弹通用,且M1步枪是半自动步枪,不像栓动步枪一样打一发拉一次栓,能有效弥补淞沪支队的火力问题,大大提高淞沪支队的突击能力。

淞沪支队是张安平的亲儿子,亲儿子有需要,这个老父亲自然是砸锅卖铁的要“买房”“买车”不是?

所以,这一次他给淞沪支队准备了一千条M1步枪和五十挺带着试验性质的M1918A2自动步枪(轻机枪)。

美军军购价83美元的M1步枪,张安平用单支840元的价格搞来的,M1918A2轻机枪给出的300美元的军购价,张安平合理的将其变成了550美元,再加上其他一些装备,愣是把最近收获的“横财”给挥霍完了。

嗯,张安平不会说M1步枪的导气装置进行了更新,美军中装备的五万条M1步枪被全球贸易低价包圆了,而用来替代德制机枪的M1918A2,因为是实验性质的,属于不花钱类型……

暗暗合计了一下账单,确认没问题后张安平正打算归档,外面就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于秀凝,还有……老戴还有老王?

张安平皱了皱眉,瞅了眼清单,索性大大方方将账单摆在桌上。

于秀凝要敲门,却被老戴提前推门进入,张安平抬头看到是老戴后立刻起身:

“局座,您这么快就来了?”

我要是还不来你妈能拆了我!

“愁眉苦脸的在看什么?”老戴径直走来,不客气的将张安平正拿着的账单接到手中,随后老戴就来了一句:

“娘希匹!”

张安平心道:

你连这个都敢学?

“你小子崽卖爷田心不疼啊!”老戴看着清单上的总数额,心疼的青筋直冒:“一个团编制的淞沪支队,你又准备了五十挺机枪?张安平,你一个团要一百挺机枪?”

要知道淞沪支队因为是张安平亲儿子的缘故,装备曾惹得友军打劫,被打劫之后张安平气急败坏的又补充了一大批装备,火力强度碾压国军同级的团级单位!

现在又加五十挺机枪?

这什么概念?

大概相当于一个班一挺机枪!

跟随而来的王天风愕然的看着张安平,国军中的师级编制,有几个能达到一百挺机枪的?

你一个游击队性质的支队(团),居然一百挺?

张安平解释:“这是用来替换装备的德制机枪的,弹药口径不统一补给比较麻烦。”

“那这步枪呢?”老戴心疼的质问:“一千条这M1换装?淞沪支队的步枪我记得之前才换装成统一的M1917吧?”

托张安平的福,M1917现在在国军中的保有量大的惊人,再加上还有子弹生产线,可以说是军队最喜欢的步枪之一了。

“这个是半自动步枪,装八发子弹,能有效的提高淞沪支队的突击和作战能力,弥补重火力不足的缺点。”

戴老板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将张安平赶到一边后坐下,心疼道:

“你小子是真的败家啊!这笔钱我都能武装几万人了!”

“您武装起的几万人有啥战斗力可言?”张安平嫌弃。

“狗屁!”戴老板气的青筋直冒,但想起淞沪支队和其他支队的差距,却不由理屈,于是又来一句:

“崽卖爷田心不疼!”

张安平无语的看着老戴,心道总比打水漂的好!

他示意于秀凝出去,又请王天风坐下后为两人倒茶,边倒茶边说:“这不是您要来了嘛,我寻思着最近上海区实在是拿不出像样的行动给您看,就打算用淞沪支队干一票大的。”

老戴无语,这还真是外甥的作风,之前每次来确实都给自己要专门长脸哈。

“行了行了,废话别这么多!你能挣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老戴心酸。

他绞尽脑汁满世界捞钱,虽然没少往自己口袋里揣,但总归是要养整个军统的,上上下下现在有编制的两三万人,还有像忠救军这种野编制都五六万人了,自己恨不得一分钱当一毛花。

而这小子呢?

财大气粗到给淞沪支队玩装备升级!

他脑海中的一根弦突然响了——你不是有钱吗?

“安平啊,”老戴神色温和下来,就连声音都柔和下来:“我觉得你现在的担子有点轻。”

张安平警惕的看着老戴:

“局座,您可是军统局长,不是共党啊!别想着打土豪分田地!”

一旁的王天风心道:

整个军统,大概只有张安平敢这么说话了。

老戴哭笑不得:“你说话注意点!说正事,我这次过来是因为忠救军那边叫苦连天,有份报告说有的部队现在三个人一条枪,我特意过来看看的。”

忠救军吗?

张安平闻言皱眉,犹豫了下道:“局座,说起这个,我这有一份调查报告您看看?”

戴老板将张安平皱眉的动作看在眼里,便问:

“关于忠救军的?”

“嗯,因为有些越权,所以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给您看。既然现在说起来了,那我就越权一次。”

“给我看看。”

张安平从文件柜中拿出了一份文件,趁着戴老板观看的空档解说:

“忠救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应该是刚组建那会,成员都是来自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时期的士卒。”

“但从去年七月份,各支队奔赴既定区域后,战斗力就开始直线下降了,今年起,各支队开始了不断扩招,战斗力下滑非常的严重。”

“去年五月,整个忠救军一万多人,而到了今年五月,人数却激增到了近六万,人数的增多并没有加强战斗能力,反而削减严重。”

“尤其是一些军纪败坏的支队,更是横行乡里,军纪比日本人还差!游击作战的关键是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照这样下去,民众对待忠救军的态度就得从王师变成仇寇。”

“这种情况下,您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过是将一滩烂泥往墙上扶。”

在张安平的解说中,观看报告的戴老板脸色逐渐阴沉起来。

因为这份报告中,详细列举了一些让老戴咬牙切齿的案例。

忠救军以支队规模在敌后游击,军统局本部也好、忠救军总指挥部也好,对其约束力非常之低,一些人逐渐有转变为草头王的趋势,一边向局本部索要经费,一边又将手里的武器卖给土匪、民团武装。

除此之外还纵兵劫掠、“自筹经费”。

最关键的是,“自筹的经费”本就极多,还恬不知耻的向局本部一而再再而三的索要经费——这才是戴老板最不能忍的!

“混账玩意!”

老戴忍不住骂出声来。

张安平暗暗舒口气,心道:妥了!

他自然是故意为之,得知老戴要来上海,他便派人准备了这份报告,上面的案例自然是真的,但部分忠救军的军纪相比起来还是没到这一步。

但军纪败坏的确实不少。

他准备这份报告,自然就是为了插手忠救军做准备。

老戴的反应让他确认,自己能插手整个忠救军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