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这个样,越打越大了(2 / 3)

作品:《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不过既然武警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各项安全维稳方面的勤务,那可以以勤务管理为核心嘛。

从上往下,首先,就是对执勤行为的管控。

就是执勤单位的全域监控,分级部署体系相承,功能相继的执勤信息系统软件,打通各级指挥机构与执勤中队间信息交互壁垒。

其次,通过摄像和传音设备,做好执勤管控基本功能融合及基础数据的动态采集,

核心设备就是手持摄像头,广播,对讲设备等,报警设备,门管设备等。

一个中队,一套集成化的设备,外勤设备只需要配几套单兵摄像头,到了地方,摄像头随人巡查,或架设于适宜监控的地点。

主要依赖于网络和软件,还有专属的智能化终端设备,上级就可以对各级单位勤务进行有效管理和逐级掌握,同时还能实现对任务地点出入口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武警来的领导都缓缓点头。

勤务管理,是个好思路。

不过,就方淮说的这些东西…不厉害啊。

比刚才吕部长说的那套信息收集,辅助作战,全面信息化的系统,可差了老鼻子远了,听着就没有这么馋人嘛。

罗校长咂摸了一下,道:

“嗯…这样的系统,成本确实不高,但是…管理收益也并不高啊。”

方淮早知有此一答,笑道:

“罗校长,您可别说成本不高,就我刚才说的那点东西,武警系统根本不可能单独完成。

别说其他,光一个移动单兵设备,要没有如今国家大力覆盖3G网络的决心,那就得依赖卫星通讯才行。

卫星单兵通讯设备,我在唐家山用过一次,又大又不方便,不仅需要权限认证,而且信号并不好,根本不具备普适性。

不管是解放军那套系统,还是我刚才说的勤务管理系统,都不可能一时能完成的,究其能力,其实都是开放的。

我只是提出做一个基于对未来科技发展兼容的端口,把目前比较实用的功能先填进去而已,至于你们以后的经济与装备能力,能普及到哪个程度,就做到哪个程度嘛。

你们最大的成本,是时代。

而最大的收获,也是时代。

这并不是一套简单的系统,而是军队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理念,让军人接受它,使用它,逐渐培养出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更具信息化设备操控能力和思维的军人。

届时,同一套东西,会在广泛现代化思维中获得不同的延展,甚至影响军队管理方式。

我举个例子。

比如,这套系统,可不可以再使用一些低成本的东西来拓展,前推防线,纵深控制,形成外围屏障体系?

就拿监狱来说,针对外围地面安全隐患,实施周界围墙、护栏、钢网墙、刀刺网等物防设施的信息化改造,在监墙顶端安装自动巡控探照灯和强光致盲、声纳致眩等辅助处置系统,实现执勤险情发现即处置、处置即可达成。

再比如,影像设备的完备之后,一些非必要的地方,能否把形象哨转为战斗哨?

功能,有时候也是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开发的,重要的是思维。”

方淮这话,才逐渐引起了周围领导的沉思与正视。

吕显智内心长叹。

刚才他对着方淮的资料跟两个学院的领导解释了半天,也没总结出这些东西,还得是这个小子会说。

此时,一位戴着眼镜的解放军上校,也终于开口了。

“现代化管理的系统开发早已存在,像你刚才说的一些功能软件,我们也有,你怎么证明你这套系统思维的优越性?”

方淮干脆地指着吕部长那个帮自己放着资料的公文包,道:

“首长,刚才的勤务管理系统,只是基于武警系统的考量而已,不能说有多少优越性,而关于解放军系统的构想,才是真正具备优越性的东西,就在里面,你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

“哦?吕部…”上校看了看吕部长。

吕显智这才拿出了包里的几份资料,递了一份过去,笑道:

“江教授,就在这儿看?”

江教授嘴里“咝”了一声,思考着打开资料,嘴里缓缓道:

“没关系,我先看看…”

方淮瞟了瞟在场的其他领导,发现也没人有讨要另外几份复印资料的意思,笑道:

“这套系统,会由我们学校合作的网络公司联合开发,想法已经完整,我预计四个月之内,应该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版本,送到成都军区进行测试。”

这下,几个大校才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表情。

“送到成都军区?你已经联系好了?”

方淮点了点头:“范首长同意了。”

这件事,金师长按约三天,今早已经打电话答复了他。

不过,请示的不是范首长,而是司令部的一位领导,领导说跟值班的范首长请示工作时顺带提了一下,毕竟是要花钱的事,范首长有点兴趣,过问了一下,得知东西还没做出来,大概也并未觉得会有多大突破,只是鼓励了两句而已。

但,鼓励两句,这就够了。

够方淮扯虎皮,做大旗。

果然,几位领导顿时凝重了表情。

连一直不知内情的李校长也是郑重加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