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实战,即是训练!(2 / 3)

作品:《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可以说,消防的装备思路,还完全没有打开,仅停留在“一个腰带一根绳,背着空呼去救人”的时代。

一切的操法思路,也基于此。

甚至有些方法发明出来了,根本就普及不了,因为这玩意布置场地,保护都特别麻烦,中队一级不好练,容易出事,基本都是省级以上的比武才会练。

练,也全靠臂力。

很多东西,都如此,给大家提供一个支点,让大家靠臂力去放飞自我。

所以这年头的消防员蛮力都大,因为很多东西,就是靠蛮干的。

“你还要带一套三四十斤的帐篷包?!怎么渡过去?而且就算你能爬上来,老百姓能爬上来?”

曹毅对这方面实在脑子空空,他想的横渡,就是一个腰带绑上安全钩挂在绳子上,两脚挂着绳子爬下去。

但下去容易,上来可就难了。

这倾斜度,能顺着绳子爬上来,中队的人都很吃力,别说老百姓。

有记者看着呢,别搞出什么尴尬的场景来,怕是得不偿失。

方淮皱了皱眉头,看着曹毅:“你真没练过?三绳救援啊!”

“三绳?”

方淮顿时觉得跟这个许久没参加过培训的老曹没啥话聊:“你叫何助理来!”

……

一声发动机油门拉响,柴油发动机连接的照明灯组发力,周围骤然明亮。

“把发动机盖上!别淋了雨!”

“绳子拿来!”

“帐篷包分开装,我和何助理一人背杆,一人背篷!”

方淮跟何志军沟通完,就到处安排着。

记者旁边的摄制组摄像机都端起来老半天了,记者几次想找他说话,都被他打断了。

“你好,我们是…”

“我们现在在救援,请你们等一会。”

方淮压根没给她报名头的机会,只要她一开口,就打断她,要是让她把央视的名头报出来了,还这么不管不顾的,显得有些不给面子。

记者有些尴尬。

但看他们准备工作做得挺复杂的样子,也来了些兴趣,开始给摄制人员使眼色。

摄像机,开始来回拉扯,一会拍拍这边的准备工作,一边拍拍对面。

录制的过程,记者是不需要说话的,只需要在采访时提一些问题,引导受访的人说话就行了,电视上播放的镜头,也不一定有采访记者提问题的过程,问题具体是怎么问的,是由台里的主持人讲解。

方淮那边很快准备好了一切,跟何志军再次小声道:“要快,难度虽然不大,但要体现出咱们的速度,不能当救援,得当成训练。”

真正的救援,不可能达到训练的速度,训练是要卡秒的,而实战,一般都是比较慢的。

把训练当实战的真正核心含义,其实是反过来的:是要把实战,当成训练。

何志军自信一笑,点了点头:“放心,只要你快,我慢不了!”

方淮笑了笑。

不愧是各大比赛和集训的常驻人员,那火药味儿,说来就来。

把比赛融入生活,也是一种素质。

救援,很快开始。

方淮首先担任了人工投石器。

用绳子把一块大石头五花大绑。

石头小了,不行,克服不了太大的风阻,还缠不住绳子,他找那块,十几斤,这么大的石头,要不是不规则,手都捏不住。

随后手电筒对着对面晃了几下,吸引他们的眼神,对着他们扬了扬手里的石头,随后往旁边挥挥手,示意他们站开。

通过一些手势能够指挥马戏团的各种动物的现象来看,可能手语才是能够实现全宇宙共荣圈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