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兵调查问卷后的故事(2 / 2)

作品:《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你觉得连长好,还是指导员好?

为什么?

你觉得你们连里有人被班长,连干部针对吗?

具体情况为:

连长,指导员你经常见到吗?

一个周大概多少次?

这三个题,基本就是针对梁龙辉出的。

方淮做得很快。

最后三个题,他没填。

只有整改意见那里,他念念不忘地填了个“菜不够吃”。

随后,他在调查问卷第一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大家交卷之前,曹鹏和几个晚锻炼队伍关系比较好的新兵不断朝他的方向看过来,指着卷子的最后部分。

意思他知道,大家想为自己鸣个不平。

方淮只是不断摇头。

今天王剑找他和郝成斌谈了。

大概还是不想让梁龙辉这么走,而且抛出了一个不好拒绝的话题:这么搞,对七连的荣誉是一种打击。

郝方两人想了半天,相看一眼,都同意了。

答应的时候,系统竟然在没有任务的情况下,给了他一次任务奖励,大概也是对于方淮再一次拒绝PY交易的一种肯定。

梁龙辉用打架不处分换他写检查是PY交易,参谋长用这种方法去惩罚梁龙辉,同样也是。

合情合理,却不合规。

方淮看到奖励提示时,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张参谋让他和张尹章“握手言和”的时候,他就应该主动申请警告处分!

靠,警告就警告嘛!万一还有一次奖励呢??

……

两天后,梁龙辉走了。

连里的调查问卷,终是在班长们的提前嘱咐下,没有出什么大麻烦。

没有人举报梁龙辉。

仅仅是“你觉得连长好还是指导员好”那道题,大多数人选了连长而已。

大家连“每周见到连长指导员的次数”都是“很多次”。

参谋长来找过王剑一趟,问王剑怎么回事。

王剑则甩锅给了郝成斌和方淮,说他们不想耽误连里的荣誉,也不想给新兵们留下一段“指导员被举报调走”的回忆。

觉得这会影响指导员这个神圣的职位在新兵们眼中的形象。

参谋长没再说什么,只是从手里的七连问卷档案袋里找出了其中一份,让王剑拿给梁龙辉看看。

梁龙辉看到方淮签了名的调查问卷最后那一片空白,心里感慨万千。

临走时,请王剑转交了一副他的上尉硬肩章给方淮,祝他考上军校。

当然,方淮不接受这种祝福。

这梁龙辉,一点都不了解他。

考上军校只是我的底线,我追求的,是提干!

不过那副硬肩章,他收下了,并且小心放进了自己的迷彩包里。

他希望自己能像舅舅一般,以后看到那两块硬肩章,就能笑着想起这段新兵岁月。

不过不像舅舅一般苦,还挺璀璨的。

……

此后的生活,真是快递龙头玩漂流——顺丰顺水。

方淮很顺当拿下了条令竞赛新兵个人积分…第二名。

他严重低估了800新兵这个基数带来的威力,最后抢答环节,饶是问题复杂,但能答上题的新兵和干部真不少,大家比拼的都是手速。

方淮举手的反应速度当然是最快的,但台上的裁判不一定看得出来。

频频点到五连。

第一名,又双叒叕让五连的拿走了。

后来大家传出了风声:为什么五连一直这么强?

因为五连的连长是罗总的关系。

——跟韩勇是一个厂牌的。

当然,真假不知。

但后来大家也就不再纠结于五连为何总是第一的问题,管他真假,反正成了士官们调侃连长指导员的有力凭证。

每当各连主官吐槽士官们不争气,拿不到分,士官们私下也会笑着吐槽主官,为啥你关系不硬,拿不到第一名的“指标”?

王剑也被大家吐槽得够呛。

郝成斌的嘴更毒。

有一次检查卫生,五连又是第一,七连还是老三,郝成斌一脸认真地拍了拍王剑的肩膀说,不行的话,这个连长就让韩勇来当吧。

王连长第一次恼羞成怒。

那天,许多新兵看到王连长脱了一只鞋拿在手里,把郝成斌从连部办公室一路追到了楼下。

两个年近三十的老兵也不知道来了什么精神,郝成斌边跑边骂,王剑边骂边追,跟俩五岁孩子似的在整栋新训楼里到处嚎叫。

而且东奔西窜,途径三楼团部,参谋长看到也没管,只是笑笑,似是觉得部队有心机算计也正常,有幼稚玩闹也正常。

那副燥人光景,迅速在全团传开,成为了新兵们眼中新兵团质朴而美好的标志。

等到多年以后,新兵们成熟为老兵,把着啤酒烧烤言欢,一起在聊天中梦到从前的落日余晖,梦见了风,梦见了雨。

蓦然发现,风也不可少,雨也不可少,落日余晖下的嬉笑打闹亦不可少。

童真,是军人的浪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