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武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军功制度(2 / 2)

作品:《武纪

“都不用我们动手,周国自己就会衰落。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将姬旦叫来大商,对我们都是最有利的。”

“而且,谁说姬旦来朝歌是为大商效力?他此来朝歌,是不忍见父亲操劳,特意赶来协助父亲办公,以减轻其压力。”

“这是孝道!”

“孝道压身,还怕他不尽力?”

“他要是不尽力,导致西伯侯操劳过度,身体出了问题,那他这辈子就完了。”

对于那些有道德的人来说,姜黎的手段一套一套的,也不用什么阴谋诡计,全都是阳谋,以大义压人,想拒绝都不行。

“黎侯真乃大才,以孝道为由,召姬旦来朝歌,他就是想拒绝都不行。”

帝辛无话可说了,姜黎真是把姬旦算的死死的。以孝道压人,姬旦就是想不来朝歌都不行。

“明日孤就下旨,召姬旦来朝歌,见见这连黎侯都药自愧不如的大才。”

对帝辛来说,召姬旦来朝歌,只是举手之劳。既然姜黎把他说的这般厉害,那就是见见也无妨。

点头同意此事后,就听帝辛继续问道:“只是推行礼制,就能让大商重新强盛起来吗?”

说到底,帝辛最关心的,并不是谁来制定商礼,而是这么做,是否真的能让大商重回巅峰。

“只是推行礼制的话,恐怕还不够。因为就算是大王,想要给亲信封官,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也需要有合适的理由。”

“唯有如此,方能服众。”

“而能够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就只有立功了。所以,大商对外征战的事,不仅不能停,还得继续扩大规模。”

在推行礼制之外,姜黎又给出了新的建议,即加强对外用兵的规模。

“还要加大规模?”

帝辛不可思议的反问道,就大商现在对外用兵的规模,已经被人说是穷兵黩武了。

若是听姜黎的,继续加强规模,他已经不敢想,世人会怎么议论他了。

“大王若想提拔奴隶,培养亲信,就必须打仗,疯狂的打仗。唯有如此,才能迫使国内贵族退让,给予奴隶更多的权力。”

姜黎这可不是说笑,而是后世真实的例子。春秋初期,诸侯国还有国野之分,可到了战国时期,什么国人野人,全都没了,只有贵族和平民。

为何会如此?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征战,导致大量国人与贵族死于战场之中。

随着军队越来越少,诸侯为了提升兵力,不得不动员野人,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奔赴战场。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国奉行多年的国野制度没了,野人纷纷变为平民,在种地之外,也有了参军从政等权力,正式走入历史舞台。

帝辛想要任用奴隶野人,小规模的试用可以,但想大规模的推行,国内贵族肯定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