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平衡环(2 / 3)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好家伙,鲁肃亲题威恩大行,大佬是懂得整活的。

雀食,毕竟上一期刚说过,鲁肃墓的牌坊横批就是这四个大字,没想到现在就整出来了。

不过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字迹跟之前的诸哥孔明字迹完全不同,大佬整活是用心了的。

整活好评,宣纸差评,这东西最早出现都要追溯到唐朝李治时期了,鲁肃是肯定没见过的,不过当然,鲁肃也同样没见过自己的墓就是了。

唉,不过汉代如果真的有宣纸就好了,毕竟这玩意儿比起来麻纸之类是真的耐放,汉代有宣纸的话咱们国家估计能多不少国宝。

这个想想就行了,宣纸造起来太麻烦了,大明时宣纸工艺大成,既需要加碱高温蒸煮原料,制成后还需涂明矾让生宣变熟宣,真要穿越建议加油搞个肥皂,比宣纸香多了。

好家伙,日常离题,那我只能问一下这个巧夺天工的是啥玩意儿?

正经博物馆名字应该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这东西确实算是唐朝的黑科技了,毕竟常平支架这东西在西方要到一千年后才有。

这东西的直径才四厘米半,唐朝匠人能在里面打造两层双轴相连同心圆机环,外壁机环金香盂用铆钉连接,自由滚动也能保证里面香料不洒,说巧夺天工不为过。

更正一下,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这东西至少在汉武帝时就有了,只不过当时做不到这么小,是作为被中香炉用的。

这东西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毕竟看起来很厉害,但好像应用的地方又有限。首先这种基座随意转动但能保证方向不变的东西在现代叫平衡环,传入西方后,根据这个重要的基座结构衍生出了两个重要的东西。

其一是十七世纪时胡克制造出的万向接头,让杠杆能转动到任何方向,是如今车辆最为重要的基础传动结构。

其二是十九世纪佛科将陀螺和平衡环结合发明了陀螺仪,这东西就更不用说了,经过数百年发展,从航空航海到航天航空,陀螺仪可以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

我不懂这么多,我就想问一下这东西贵不?

贵不贵不好说,但UP主手上这个是真的的话,很刑只能说,保守估计这辈子吃喝不愁了。〗

杜如晦与房玄龄两眼放光,运笔如飞赶忙记录。

阎立德则是首次觉得将作监恐怕要尝试拆分了,不然这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忙不过来。

阎立本对这个香囊不在意,倒是瞧着宣纸头一次诞出了渴望:

作品能遗千年不朽!

不知能否去求一求陛下?但念在陛下上次从他这儿捡走的捧腹图,阎立本顿时又有点为难了。

臣子的反应李世民看在眼里,且后说的虽然不懂,但他也依然简单粗暴总结出了特点:妙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