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升级咯(2 / 2)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也就是说只要他此刻点头,那么明日他的大名便可传遍整个长安,连升二十级。

如此恩宠,李淳风心中瞬间浮现了一句话:开唐以来绝无仅有!

但也正因这几个字,李淳风反倒是冷静下来,毕竟如今陛下性子他也有所了解,绝非是庸碌盲从之君。

他又不是如长孙无忌那般是陛下的连襟,得此恩宠那便也意味着会有与其对等的职责,他搞得定不?

心中欢呼雀跃了一番,李淳风也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算学阁是何物?“

房玄龄的回答相当干脆,早就打好了腹稿张口就来:

“研前人之算术,拓我唐之算道。”

“上算穹宇之几何,下算碧海之辽阔。”

“既需编撰贞观新历法,也需辅百官简政治民。”

面对房玄龄的侃侃而谈,李淳风也只有一个反应:

“余难堪重任,还望陛下收回诏命。”

这连升二十级的恩宠谁爱要谁要,李淳风很确定他自己要不起。

不过转身就想走的他被房玄龄拉住了,回头只见这位国公笑眯眯道:

“李博士暂坐,既觉难堪重任,不妨试言,能堪其任者有谁?”

算学阁的组建房玄龄是被李世民授意全权负责的,而此擢拔李淳风之议也是做了两手准备以及一份试卷。

若李淳风当场应承了这差事,那便将试卷拿出来进行考校,毕竟经过在国子监一年的恶补,他房玄龄的算学水平如今并不差。

而就像此时这李淳风推辞了呢,那便刚好让其再推荐一些算学奇才,以充算学阁。

毕竟他也听说了,这年岁尚浅的李淳风交游相当广阔,而且属于九寺之一的太常寺,与三省六部在职责上虽有交叉但互不统属,自然也就不太清楚其中有何俊才。

房玄龄的这个提议很合理,于是李淳风重新坐了下来,而提的第一个名字便与房玄龄所知的不谋而合:

“若论算学之能,当首推通直散骑侍郎太史丞,王孝通。”

说起来此人李淳风目有憧憬之色,滔滔不绝将其夸赞了一番。

房玄龄倒也理解,毕竟这位在前隋任官时对算学精研程度便已有所耳闻,就连房玄龄自己在国子监学算学时所看的《九章算术》和《辍术》两书,最中肯易懂的注解版也都是王孝通所著。

而实际上算学监这个位置,与陛下商议过后也一致决定应由王孝通来担任。

随后李淳风又说了几个名字,房玄龄也都一一认真记下,这些名字只要经过了考校,那么将来便都要填充入算学阁当中。

至于不愿意什么的……根本不可能,毕竟就如这王孝通算学才情惊人如今不过也就从七品,而若是入国子监也就再升一品,不会高过正六品,并没有达到五品这个最重要的门槛。

而算学阁的职位乃是李世民亲设,只要脱离主簿、助教、博士,其职便是从五品起,比国子监待遇还要更高一级,怎么可能没有诱惑力?

在林林总总从李淳风口中记下了十几个名字后,李淳风的表情反倒是变得有些扭捏,吞吞吐吐道:

“我还有一好友与我同岁,其算学之能远胜于我,且晓音律通文典,明水文地理。”

“哦?”房玄龄立马来了兴趣:“是谁?”

李淳风也不犹豫,当即举荐了出来:

“弘文馆乐事直学士,吕才。”

虽然看样子是一个论音律的,但出于对李淳风这个天才名头的认可,房玄龄还是认认真真将这个名字记了下来。

而最终面对房玄龄发出的转任算学阁博士连升十级的邀请,李淳风自然也再没有拒绝的道理。

只是对房公的要求颇为不解:

“不得沉迷黄老之学?”

元正的十日休沐之后,长安也重新进入了原本的节奏,因灭DTZ之胜,更显繁华。

而直至二月中,一行身材矮小的异邦人方才到达了长安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