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破百济者好皇孙也(2 / 3)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房玄龄捋捋胡子,笑着眯眯眼道:

“臣与贞观同休,与陛下共缔贞观,享年近七十,已别无所憾矣。”

“反倒是陛下,还需注意身体。”

李世民摆摆手,这都不用说,已久不知羔羊之肥美矣。

就连他那颇为自傲的糖醋鱼,也被孙药王发现,要求每月所食不得逾两次。

李世民也因此暗恨:御膳房怎如此大嘴巴?

不过念在都是为了他健康操心,李世民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刘仁轨还在吭哧瘪肚往青州赶路的时候,苏定方已经跨海而来,在熊津江口完成了登陆。

百济王扶余义慈人都懵了:

你们上次打高句丽也不是这个路数啊。

对百济王来说,与高句丽联合也是深思熟虑过的,朝鲜半岛北面全是高句丽的领地,唐想要入半岛,就势必要先打穿高句丽才行。

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百济王才同意了高句丽的条件。

但没想到的是大唐跨海而来,打了百济王一个措手不及,只能在熊津江口布重兵以期望能退敌。

但百济王属实是想多了。

熊津江口所谓的重兵被一战而灭,号称要保卫京师的举国之兵给苏定方增添了一万斩获,除此之外此战堪称毫无波澜。

被打懵了的扶余义慈二话不说,带着太子弃城而逃,往高句丽方向绝尘而去。

按理来说国王都跑了,百济应该弹指可灭才对。

但在这危难时刻,百济王的次子扶余泰站了出来。

父兄弃国而逃,扶余泰独抗重任,他散尽家财安抚泗沘城的百姓和士卒,并在城内四方奔走安抚人心。

最终在士卒们的见证下,扶余泰宣布自立为王,要与泗沘城共存亡,誓言抗击暴唐!

受小泰感染,又一个百济王族站了出来,他叫扶余文思。

扶余文思是百济太子的儿子,百济王的正儿八经的好皇孙,弃城而逃的是他的爷爷和亲爹,誓言与城共存亡的是他的亲叔叔。

面对如此危局,扶余文思效仿叔叔,身穿铠甲登高激励民心。

他先是慷慨激昂的回忆了一番百济建国的不易,称:

“虽然国王和太子都跑了,但他们会在远方注视着我们!”

然后效仿汉家故事,命人将一条绳子系在城墙上,然后将绳子抛出城外,宣称:

谁要是不愿意与百济共存亡,可以现在就通过这条绳子爬出城外,去投降唐军。

士卒们被这气氛所感染,有人痛哭捶地,誓言要保护皇孙,百济养卒数百载,死节报国在今朝!

但和他们预想的不太一样的是,皇太孙慷慨激昂的话语一转:

“如今突遭大难,叔父就迫不及待自立为王,倘若唐军退去,我等安有活路?”

众目睽睽下,皇太孙展示了娴熟的滑绳技巧,第一个用上了那条绑好的绳子,直奔唐军大营。

这番话语和举动对守城方来说堪称杀人诛心:

国王太子都跑了,王孙也带头投降了,伱还拼命个什么劲儿?

现场反应过来的士卒们开始争抢那条绳子,唯恐向唐军投降的晚了。

小泰得知这个消息后哀叹一声,明白大势已去,于是下令大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但对苏定方来说惊喜还没结束,泗沘城破不久,百济王和太子合计了一下就屁颠屁颠回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