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巨舟横江(2 / 3)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如何定夺是丞相需要考虑的事,而乐进能做的,唯有确保襄阳不失。

故而传令:“固守不出!”

而在巨船上,关羽抚须而笑,徐庶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城墙垮塌什么的不过是心神大乱的曹军的误传,事实情况是关羽下令巨船横过来,以弩炮猛击宜城东面。

城墙上半部分被轰出几处垮塌,最重要的还是城门被轰碎,导致了守军士气大崩,溃散之间就变成了“城墙塌了”。

“宜城乃小城,本就墙矮城薄,本地太守还自恃依山临水易守难攻,故而对城墙疏于修缮。”

关羽笑眯眯抚须,这些消息都是马良这个本地人告知的消息,继续道:

“故而一年前黄夫人便特制了一种弩箭,虽失锋锐,然可用于摧城门破军械。”

徐庶打量了两眼那所谓的特制弩箭,顶端不是尖锋,而是换成了形如半球的样子。

而除了这种弩箭,徐庶知道船上携带的还有好几类特制的弩箭,带七八个刃儿的,带飞翼的,空心的,尾部连有绳索的等等不一而足,各有各的用途。

“果然好用。”

徐庶点点头:

“不过如此一来,季常应当松一口气了。”

此次回归玄德公麾下后,荆州这边让徐庶感觉到惊喜的好苗子便是这马良。

询荆州地理对答如流,问天下战事如数家珍。

抄录光幕的战例和地图似乎让这个马家白眉有了长足的储备,军事与施政以及对大势都有新的见解。

虽然生疏,但徐庶看得出来,差的只是阅历而已。

故而此次徐庶安排其做黄忠老将军的副手,为军中都督,如此也好破宜城后能第一时间接走家人,再无后顾之忧。

因为摧破宜城只是水师顺手为之,当务之急还是不做停留继续北上。

不过说起后顾之忧……吹着江上烈风的徐庶心中略有紧张:不知士元那边怎样了?

比徐庶更早知道庞统动向的是曹操。

有了压力的曹丞相暂时摒弃了享乐的心思,点起数个文臣武将之后便轻装简行去往许都坐镇。

而在路上便收到了夏侯渊的急报:催粮,或增援。

夏侯渊随着军报送来的是一封长信,当中详细说明了关中如今的情况:

刘备军出汉中,以魏延霍峻为将,屯偏师五丈原,不断行扰袭之举。

且是不断遣轻骑于关中散布消息,称只要去汉中便可分田赠粮,以过春荒。

而见流民散逃,夏侯渊不得已出兵强拢流民提前开军屯,结果那魏延便盯上了军屯,隔几日便择一军屯,或是呼啸诈攻,或是提兵真的攻破。

同样遣偏师攻这魏延霍峻吧,那五丈原易守难攻,且营寨颇有章法,奈何不得。

若是提大军去攻的话,大军动向难以掩盖,这数千人马定会直接往褒斜道一钻,亦无可奈何。

所以夏侯渊直接摊牌:

要么多运送粮食,以借屯民度过春荒,安定局势以图秋季进攻。

要么再派来援军,堵住褒斜道口,然后立马率大军本部倾力施为破陇山道。

荀攸肉眼可见的自己丞相脸色更臭了几分。

揣摩了一下局面,荀攸首先开口道:

“关中不能放。”

曹操心中明白,关中当然不能放,一个汉中就够他闹心的了,怎么可能再送个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