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千禧大导演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六章 内地电影人的骄傲!(2 / 3)

作品:《千禧大导演

但多数台岛媒体认为金马奖的评审是公平的,并将金马奖把最佳影片与导演大奖颁给《李文》与吴渊的做法称之为“勇敢”,坦言金马奖承受着让全民梦碎的压力。

有专业的影评人在报刊上撰文指出:“不仅让台岛电影再度与自家电影奖的最高荣誉无缘,也仿佛以一记耳光狠狠地打醒了台岛人。”

“四亿五千万(新台币)票房并不能保证台片的复苏,台岛电影若要真正在比赛中赢得心服口服,《海角》只是一个起点。”

不得不说,台岛的专业影评人们,真的很人间清醒。

再多的激情过后,终究都得面对现实。

《海角七号》在台岛本土亿新台币的票房,对台岛这个小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奇迹,但放到整个华语片大市场而言,就算不得什么了。

别说和拿到金狮的《李文》相比,就算是和原时空的《投名状》相比,最终《海角七号》也拿不到这个奖的。

吴渊虽然看不上《投名状》,觉得《投名状》是花大钱办小事,几个亿拍出了一部格局不大的电影,经典的港岛小家子气风格。

但比起更小家子气的台岛电影,那《投名状》还是领先一筹的。

更别提和能拿到国际上去和其他国家竞争的《李文》比了。

台岛除非把李桉喊来和吴渊PK,不然他敢说,整个台岛市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台岛的影迷们也比较理智,当夜网络上,《李文》和吴渊也获得了台岛本土大半网友力挺,表示实至名归。

当然,也有半数台岛网友为魏德圣叫屈,大呼可惜。

与之相比,在内地,《李文》拿下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四项奖项,五提四中的结果,那就是众望所归了。

吴渊此刻手上抓着的南方都市报上,一位职业攥稿人,就如此评价道:“《海角七号》只是一部商业娱乐片而已,内涵还欠点。评委看来最终还是明智的。”

吴渊得意一笑,心中满是感慨。

内地电影的自信心,可算是被他培养起来了。

如果没有吴渊的出现,现在的华语电影圈,应该是港岛电影和台岛电影争锋的时代。

《投名状》虽然说是内地、港岛合拍片,但实际上从导演到主演再到整个剧组班子,用的清一色全都是港岛人,内地除了出钱外,也就是安插几个不太重要的配角而已。

最出彩也不过是徐静蕾演的花瓶女主角而已,戏份没三大主演的一半多。

在原本的轨迹上,现在的内地电影是自卑的,除了中影等公司手上钱多之外,演员拿不出手,商业片编剧也拿不出手,甚至剧组班子都拿不出手。

他们只能披着块合拍片的遮羞布,参与港岛金像奖、金马奖的竞争。

从业内人士到普通影迷,都发自内心的认为,港台的电影行业,比内地优秀,比内地专业,同样的岗位,如果能请到港台的专业人士,工资待遇能是内地人的三五倍。

吴渊倒也能理解,在商业片发展这一块,内地确实是起步晚,需要向港台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