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四十章 和尚(2 / 3)

作品:《汉家功业

那些商人便拿到了一些文书,也喜笑颜开的离开。

这时,赵云,典韦,孙策等人也跟过来,抬手行礼道:“见过公子。”

刘辩听到了典韦的声音,回头看向他,道:“怎么样,伱母亲没事吧?”

典韦咧嘴一笑,道:“没事了陛下,俺娘好了,还说是陛下保佑,等陛下回京,想要叩谢皇恩。”

刘辩笑着摇头,道:“没事就好……”

“阿弥陀佛。”

刘辩话音未落,突然间,耳边响起了一种熟悉又陌生的佛号。

他连忙转过头,就看到了一众僧人,双手合十,虔诚的走出不远处的小船,而后依次上岸。

没有人阻拦他们,十多个僧人上岸,旁若无人的径直离开。

刘辩面露异色,道:“这里居然有和尚?他们为什么不交税?”

卢毓,赵云等人皆是疑惑,好奇的望着那些僧人。

大汉朝是有不少佛寺以及僧人的,但并不是太多,而且因为遭到各种抵制,是以往往很是低调,从不显山露水。

因此,刘辩多年以来,从未亲眼见过僧人、佛寺,今天,还是第一次。

皇甫坚长从对面的船舱走出,跳上了船头,抬手道:“公子,出了三百万钱,我们现在就可以了。”

刘辩目光依旧看着那群即将消失的僧人,道:“他们为什么可以不交税的离开?”

皇甫坚长看过去的时候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不由得道:“公子说的是?”

刘辩无所谓的道:“算了,只是好奇。对了,彭城相是笮融?这些收上去的钱粮,都是归笮融吗?”

皇甫坚长认真想了想,道:“陛下,这笮融好像是去年到任的,臣并不了解。”

刘辩回头看向卢毓,道:“这笮融官声怎么样?”

卢毓道:“微臣只知道他原本是徐州牧陶谦的幕府掾属,被举荐为广陵太守,在黄巾军叛乱后,历经了丁原,吕布,刘备等人,有段时间没有消息,好像是隐居了,去年是豫州刘使君举荐,担任的彭城太守,兼领彭城下邳,沛郡三郡漕运。”

“尚书台没有评语吗?”刘辩问道。按照惯例,郡一级的任命,需要尚书台核准,在备案书上都要有举荐人,任命人的评语。

卢毓面露拘谨,躬身道:“这,微臣并未记得。”

刘辩倒也没有为难卢毓,大汉朝那么多郡守,卢毓不可能全数记得。

“算了,”

刘辩没有多想,道:“在彭城过一夜,尽快赶到豫州吧。”

他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豫州,至于巧立名目乱收税这种事,还得交给朝廷,统一去处置。

这等事,绝对不是这条河上才有,也不会仅仅止步于彭城。

“是。”皇甫坚长应着道。

典韦,赵云,皇甫坚长没有多想什么,倒是孙策欲言又止。

他被刘辩带离,不得离开,心里是焦躁不安,想尽办法离开返回吴郡。

自然,没能得逞。

他之所以欲言又止,是他对彭城的事有所了解,知道那笮融是什么人。

但想到他现在的特殊处境,思虑再三,孙策还是没有开口。

“乌程侯。”就在孙策低头沉思的,刘辩忽然大了一点的声音响起。

这一声,犹如炸裂,令孙策陡然清醒,连忙抬手道:“臣在。”

刘辩笑眯眯的看着他,道:“你说,朕将你留在了身边,吴郡那边,会不会将周瑜也留下?”

刘辩以‘考察驻地’的名义,将周瑜派去了吴郡。

孙策心里骤冷,极力保持脸上的平静,道:“回陛下,周都督愿不愿意留在吴郡,一在陛下旨意,二在他本人意愿,吴郡绝无人敢违逆圣意,强行留人。”

刘辩笑容更多,道:“有卿家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周瑜在吴郡的事,卿家还是要多多支持的。”

孙策镇定住心神,道:“陛下放心,吴郡上下,定全力支持周都督!”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