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三十四章 京内京外(2 / 4)

作品:《汉家功业

一个案子,如果无休止的追查下去,那牵扯的人也就是无休止的。

荀攸面沉如水,看着桌面上的公文,那一个个名字都十分熟悉,几乎都可以冠为他的门生故吏。

同样的,也可以概括为‘颍川党’。

荀攸仔细看完,沉吟着道:“我倒是不担心御史台,那许攸盯上了太仓令?”

朱建平神情微变,道:“是。刑曹那边已经悄悄拿下了右丞秦逸,不知道掌握了多少证据。”

太仓令,执掌太仓,而太仓,便是大汉的国库!

这是一个极其要害之地,一旦深查,不说钱粮多少人,便是上一任太仓令,丞相荀彧都难逃干系!

荀攸冷哼一声,道:“司马儁就没有干预吗?”

朱建平摇头,道:“司马公病重,宫内的医师说,怕是就在这几日了。”

荀攸神情有些不好看了,盯着桌上这份即将罢除的名单。

他不喜欢许攸,这个人面相猥琐,行事冷酷,又不受约束,自诩是‘天子钦封’,在洛阳城里近乎百无禁忌,惹人生厌。

更令荀攸心烦意乱的是,这个许攸,明显是宫里准备接替司马儁的人。

这个人要是升任了刑曹尚书,可以预见,朝廷里表面的平静将被打破!

很多事情,应该在他们朝廷,尚书台内解决,不应该扩大,引起朝野波荡。

可这个许攸,不会是那种知晓大局,行事谨慎的人!

朱建平见荀攸不说话,又道:“我还听说,礼曹那边,正在复审‘汉礼’,东观那边修的众多仪典,排着队等过审。一旦颁布,怕是很多人会不好受。”

所谓的‘汉礼’,是基于大汉朝多年来的礼法崩坏后而重新修订,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当下官员、士族的处世礼法。

这是一种强力约束,必然会对很多早已经习惯礼法崩坏的人形成冲击,令他们难受,不自在。

荀攸皱了皱眉,道:“这些没什么可说的,他们要是不自在,回去读书就是了。”

话音落下,他抬头与朱建平对视,目光冷漠,道:“你有没有听到消息,吏曹尚书,要换人了?”

朱建平神情骤变,差点站起来,很是紧张的看着荀攸道:“我我并未听说,仆射,你,是丞相说的吗?”

吏曹尚书就是荀攸!

如果吏曹尚书要换人,对荀攸,对‘颍川党’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

荀攸深吸一口气,道:“倒是没有。不过,我有清晰的预感。如果是真的,我会想办法力保你接替我,伱要做好准备。”

朱建平很是不安,欲言又止,好一阵子,还是道:“仆射,还是须与丞相,钟仆射缓和一二才是。”

随着‘建安五年施政纲要’的不断推进,荀攸的利益受到了巨大伤害,这也导致了荀攸与荀彧,钟繇的关系渐行渐远。

有些东西一旦裂开,出现了缝隙,那就会不断扩大,直到完全崩溃。

荀攸面无表情,沉吟良久,道:“陛下在平原郡,到底查到了多少,你有什么消息吗?”

朱建平见他不不提与荀彧、钟繇的事,心里一叹,坐回去道:“户房主簿王成给我写了一封密信,信我已经烧了。按他信里所说,陛下知晓了士族的一些阴暗手段,还有平原郡真实的户丁、田亩,以及当地士族与乱民勾结等等。”

荀攸脸角如铁,神情越发厌躁,还是道:“不过是一隅之地,还不能代表天下士族的。”

朱建平闻言,连忙道:“仆射说的是。我大汉士族,世受皇恩,还是光明坦荡,以圣人教训为导,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荀攸将身前的名单合起来,递给朱建平,道:“全数罢除吧。你再给御史台回信,请他们严查,不可错漏一个贪赃枉法之辈,我大汉官吏,以‘清正忠直,持身守正’为要,绝无贪婪阴邪之蛀虫!”